本文参与【人生关键字】系列征文第三期【喜】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到过节口袋空,有人欢喜有人忧。随着春节的到家,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东西,俗称“年货”。这个时候,我成为了“工具人”。

某一个晚上,我吃完晚饭就回房间整理东西了。妈妈忙完之后,会拿起手机在客厅里刷视频,突然,我的房门被推开了。我抬头看了之后,发现是妈妈,就继续做我的事情了。她进来就坐在床上,并跟我说:“姑娘,你看这个是不是真的?她说这个东西才一块钱。”
我听完楞了一下,转而拿起她的手机,看了一下,说:“这肯定是假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便宜的事,看看就好。”她突然就没了兴趣,“是这样啊。”过会,她接着说:“姑娘,那有没有厨房那个用具吗?”我迟疑了一会,“具体什么东西?”“就是那个,厨房那个油污机的,不用洗,直接丢掉就行。”
听着她的描述,我直接拿起手机,打开拼多多,搜索厨房用具,将手机递给她,“挪,你自己看吧,想买什么再说。”这个时候,我以为我能够轻松一点的,没想到,她要么问,这个怎么样,我点进去给她看,要么问有没有那个,妥妥的“工具人”实锤了。一整个流程下来,我的钱包空空。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私房钱,在这一刻,成为了放假回家的“罪人”。
听着付款的声音,我好心疼,妈妈看着我,说道:“就你这个志气,我叫你爸爸发你一点。”下单买了很多厨房用具,例如油污纸,手套,刀具等等,甚至弟弟的衣服,妈妈的衣服,都下单了,她开心地走出我的房间,留下我一人看着少了一大片的钱包,顿时心里空落落的。过后几天,我经常往镇里的快递点拿快递,一拿就是一车,这都是钱,心疼心疼。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买不了快递,终于让我从压榨的记忆中剥离出来。爸爸买回了一筐沃柑,他突然在餐桌上说:“我去载一些沃柑,给你们卖要不要?”妈妈说:“他们会去卖才能去购买,不然这么多卖给谁?”我便回应:“卖完赚到的钱,是不是给我的,如果是的话,我来去卖。”他们笑了,“这成本得还吧,还得额外付油费吧,辛苦费是不是得算一下?”“知道了知道了,我和弟弟一起去,你去载来就行。”
虽然依旧是“工具人”,但这次的“工具人”有钱回流,想想就挺开心。那几天,我车载着弟弟和几筐沃柑,频繁来菜市场贩卖。那几天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脸皮厚,胆子大,卖出去就完事了。一到摆摊的时候,我便带着弟弟出门了,有时会在家里等人家上门购买,当本地话一咕噜讲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不是忘记了怎么讲,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让我去表现而已。
等到了年甘十九,爸爸直接把春联交给我,他跟之前一样用这么大了应该会贴了的含糊话来使唤我们。所以说,一个词语来形容回家的生活就是一个“工具人”。我以为“工具人”的生活就此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错了,因为他们不在家的时候,经常来人来家里,而我就成了“大人”,坐在客厅里,为他们沏茶,跟他们闲聊。
我把“工具人”的含义诠释得淋漓尽致,钱花出去了,钱赚回来了,活干了,最后得到的是,这家孩子真懂事,会招呼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