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杂家杂谭简书阅览室
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

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

作者: 笑独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0:46 被阅读17次

    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

    @宽运法师[原述]

    @笑独行[改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这是直到民国初期中国本土所传各种版本《六祖坛经》记录的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公元638-713)的《得法偈》,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也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和缘由:

    当时五祖弘忍大师欲求法嗣,令门人作偈呈心,若有悟得佛法大意者,便可付之衣法。当时大弟子神秀作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大师看后,认为神秀偈“见即未到,虽到门前,尚未得入”。惠能知道后,针对神秀偈和了一首,随即得到五祖认可,从而继承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也正是基于以上创作背景和缘由,这首《得法偈》历来备受重视,被视作六祖惠能禅学思想的精华浓缩。

    然而,1922年,日本佛教学者矢吹庆辉发现敦煌本《六祖坛经》所记惠能所和《得法偈》却是二首,其一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为: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自此之后,关于各种版本《六祖坛经》的真伪问题便在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可谓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受此影响,围绕惠能的这首《得法偈》尤其是“本来无一物”与“佛性常清净”也生出了不少争议。

    郭朋撰《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9月初版)以为敦煌本《得法偈》其二乃衍文,而其一则是正宗的六祖惠能原创《得法偈》无疑,“佛性常清净”一句证明“本来无一物”确实是出于后人的篡改。

    郭朋的理由是宋代即有禅僧就此提出非议,后世亦可谓疑议不断:“本来无一物”体现的是“本无”思想,不但有悖于“佛性”论,亦不合般若“空”宗的“性空”思想。也就是说,“性空”并不等于“本无”。秉持“真心”一元论的惠能怎么可能这么说呢?

    笑独行编注:该小文系根据自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刊发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一文(2013年1月5日在“智度会弘法慈善基金会”佛法研讨活动中发表谈话文字记录)摘改编补(2015年5月底改编,2018年7月下旬校订)。

    【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_原创:笑独行_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笑独行发布于)2015/5/30 1:03:49】1457 次点击

    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本来无一物”还是“佛性常清净”:六祖惠能《得法偈》的两个版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q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