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共读王绪溢博士《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书中的第22篇文章,名字叫《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
一提到游戏,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在课堂中设置一个游戏,目的可能是吸引学生注意或者激发学习兴趣,亦或者是调动课堂气氛等等。然而,课堂中的游戏肯定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顾及了多钟因素,同时,在什么环节设置游戏也是非常讲究的。
陈蕾老师简单明了的文中进行了总结。第一,设计要生动有趣。第二,反馈即时准确。第三,过程允许失败。结合这些,让我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位教师——辽宁省锦州市洛阳小学的冯彧老师。冯老师是一位年过40的男老师,负责四年级的品社课程。在我第一次接触冯老师,是在我为他培训麻吉星魔法课堂创作系统的操作与应用。冯老师话不多,却听得仔细又认真,当时我想着这样一位话不多40多岁的中年男教师的品社课程会是什么样的?而他今后负责的麻吉星魔法课堂课程又会是什么样的?
下午,学生来了,我准备带着学生们熟悉一下操作,这也是我入校培训比较常规的步骤。就在学生们坐下后,冯老师突然说:李老师,能让我教孩子们么?如果我哪里漏了,你再补充。我欣然答应,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主动且有想法的老师。在他教孩子们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冯老师的风趣幽默,学生们!喜欢他,虽然短短20分钟,我却能看出平日里学生们与冯老师应该非常亲密。
课后我问起冯老师与学生建立轻松亲密的关系的秘诀是什么。冯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给我看,里面是冯老师自己设计的全套“游戏”卡牌。冯老师简单给我介绍了一下卡牌游戏的规则,当时我听的不是不明白,主要就是学习积分、知识闯关、组队游戏等。冯老师说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喜爱,教学效果很好。现在对应王博士与陈蕾老师提及的小组游戏学习法想必也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把游戏设计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无疑会让课堂充满活力,大大吸引学生的参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