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积极心理学武志红得到心理专栏学习笔记心理专栏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作者: cnhk吉迪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8:03 被阅读217次

    文/红艳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地方从来没有来过,但是好像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陡升一种亲近感;也或许在茫茫人海中,某一个人让我们感到面熟,似曾在哪里见过或是像生活中的某一个人;有时候尽管是初次见到某一个人,却对对方一见如故,内心感觉很亲切,而有的时候我们见到一个人却不知为何打心里面不喜欢对方,甚至反感,其实这都是因为亲和感的关系。

    所谓亲和感,并不等同于我们常常提到的亲和力,亲和力只是亲和感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亲和感是一种似曾相识,物以类聚的感觉,比如病友间的同病相怜,或者彼此的惺惺相惜,以至于不打不相识的痛快,都属于亲和感的范畴,它带给人一份安心的感觉。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人为何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呢?是因为彼此间的震动频率处于同一等级。宇宙中充满了波动,同一频率的波动会彼此产生共鸣,就如同电视的屏幕,不同的频道会接受到不同的图像一般。人是群体的动物,群体的好处是安全,重要的是确定是否同类,而亲和感则是同一类属的表现,亲和感的建立更多是发生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上。

    亲和感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在有效沟通中占有60%以上的比重,也就是说语言技巧最多只占到了40%,NLP认为“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比如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和对方过多表达,但对方已经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反过来说有的时候尽管我们句句有理,振振有词,但对方不接受我们,甚至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不接受的原因。许多的沟通之所以无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当事人还没有建立起亲和感,就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所导致的,沟通中对方的抗拒是对你亲和感不足的提醒。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关于建立亲和感的小技巧:

    一、注重第一印象,心理学上也叫首因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二、良好的声调与肢体语言配合。声调方面可以从高低调、大小声、快慢速度及说话语气进行的配合,肢体语言方面可以从站/坐姿、手势、头的位置和动作以及面部表情进行配合,这些都令对方马上感觉你接受了他,让对方感觉到很安全,因此使彼此的关系更容易建立,沟通更有效果;

    三、尊重别人的BVR。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决定于他脑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简称BVR),是他一生里每一分钟的人生经验催化而成的。“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故此没有两个人的BVR会完全一样,也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是完全一样的,所有我们应当给予他人尊重;

    四、发挥名片效应。苏联心理学专家纳季拉什维利提出,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也即“名片效应”。所以擅于捕捉对方的信息和态度,寻找对方与自己的共通点,由此制作的“心理名片”,经过恰当的使用,对于人际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更多心理交流请关注作者微信,长按二维码

    【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似曾相识燕归来——沟通中的“亲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tn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