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主题: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自驱动力?
大家算算,英语,我们一共学习了几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一共16年,还不包括一些人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你觉得你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如何?你能很流利的与外国人交流没有障碍吗?你能看懂原版英文书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无法达到流利说,看得懂这个程度?
那么为什么我们学习了16年英语达不到呢?
一方面过去教育重视语法,不太重视口语和阅读。
而更重要的,这不是每个学生的刚需。
英语课下来,说的是中文,吃饭,问路,购物,看电视都没有英语。英语不是刚需。过4级才是当下的刚需。
既然不是刚需,也就是不必须,不用也是可以的,没有也行。
但是总有部分人英文很好,因为他们认为英语是刚需。刚需越强,学习越快越好。甚至在没有学会学好的情况下,先凑合着用,越用越熟练,也越用越好。
我学的英语专业,但是毕业的时候真的不好,说话结结巴巴,英文原著看的是头皮发麻。幸运的是后面从事外贸工作。每天英文邮件,每个月有1--2个老外,逼迫自己锻炼英语口语,连比带划,老外是能听懂我说的,连比带划,现在也能很流利与客户沟通了。
当时自己也是害怕,怕说不好被同事和老板笑话,还英语专业毕业呢?后来一横心,结巴上场大声说,逐渐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女儿面临了我之前的同样的问题,学习了10年的英语,现在还很胆怯,不敢大声说,我要对她做一个调整。领着她大声阅读是第一步要走的,这是活在未来必须要做的当下事情。
我们身边有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善于分析(常常做出更优秀的决策),善于琢磨(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善于也说服别人(因此必须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的成长那个样子呢?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是刚需,不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他们很难受。
优秀的人,一定有他们的刚需,那什么是优秀的人的刚需呢?一定是把事情做的更好,做到极致才罢手。
书中提到了牛人,什么是牛人呢?牛人的刚需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
有“做第一”的执念
有过“做第一”的经验
有过多次“做第一”的经验并能将其总结出来。
做第一是成为牛人的刚需!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加上正确,是因为有些刚需不能让人进步,比如吐槽,抱怨就不能说是正确的。
还有的人把活在过去当成自己的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老是叹息“世风日下”,当年如何厉害等等。
这些都不应该是正确的刚需。
下篇讲述如何培养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