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
《我们仨》——杨绛先生的人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我们仨》——杨绛先生的人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作者: EV麓翎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7:13 被阅读9次

上学的时候学过杨绛先生的《老王》,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想起老王的故事,并且杨绛先生的名字也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至于为何对杨绛先生那么“过目不忘”,我觉得应该是她的文章能让人感到真情流露而不是矫揉造作。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被华丽的辞藻迷失了双眼,以为文章就该文采斐然才能算得上好文章,可是杨先生的文章告诉我们——文章重要的是情感的流露,并非词语的堆砌。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记录了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女儿钱瑗相爱相守的时光,他们的生活就像普通人家一样简单质朴又充满欢声笑语。而所有快乐却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后戛然而止,“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并非没有遭受过苦难的洗礼,而是在面对磨难的时候,幸福的家庭紧紧团结在一起,而不幸的家庭则如一盘散沙罢了。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在一起风风雨雨几十年,共同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难关,钱先生曾说:“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从他们相遇开始,命运的红绳便紧紧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就算死亡也没能将他们分开。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想进来。”他这么通透的人居然真的陷入了婚姻的围城,而且心甘情愿做这座围城永久的居民。可想而知,杨绛先生一定是个有魅力的人。

杨绛先生是个独立且要强的人,我还记得《我们仨》中有一段他们夫妇参加“世界青年大会”的故事,钱先生受邀作为“世界青年大会”的代表,而杨先生则是“世界青年大会”的共产党代表。杨先生还得意的说:“我和钟书同到瑞士去,有我自己的身份,不是跟去的。”

舒婷在《致橡树》中说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杨先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她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和坚持,也懂得只有势均力敌的爱情才会长久。

提起许广平,也许知道她身份的人会这样介绍她——鲁迅的妻子,而别人不会这样去介绍杨绛先生,因为她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作家、翻译家,还必须尊称一声“先生”,即使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也没有这种待遇。

杨绛先生虽然独立且好强,但是她也是个好妻子。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家中事务,即使刚开始很生疏也不气馁,杨先生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

杨绛先生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钱先生就每天做好香喷喷的早餐端到她的床头,用香味“逼迫”她起床吃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钟书先生没有指责妻子“懒惰”,他用自己的行动包容着妻子的缺点,渐渐地改变了妻子的习惯。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钟书先生从没这么和妻子说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妻子的爱与关怀。

杨先生爱整洁,她搭毛巾必须边对边,角对角整整齐齐,可是女儿和丈夫却认为费事,经常随便一搭就完事,她没有立即上纲上线指责他们,而是在他们随手一搭后去把毛巾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他们并没有觉得家务事是鸡毛蒜皮琐屑无比的事,钱先生也并没有迂腐到觉得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他们在一起摸索学习,互相说笑嬉闹,然后共同找到在生活中相处的最好模式,那就是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进步。

他们的生活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平淡又温馨。即使后来经历了新中国的动荡,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以及后来钱瑗和钱钟书先生病重,杨绛先生都顽强地挺过来了,她用自己的乐观战胜了生活中的苦难。

钱钟书先生和钱瑗相继离世的打击让杨绛先生心碎,“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家”了,因为家中已没了亲人。也许到这里我们都会以为杨绛先生从此郁郁寡欢,不思进取,浑浑噩噩下去,可是她却是个乐观地人。

在他们去世后的将近20年间,杨绛先生都乐观地活着,并且在96岁高龄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在102岁高龄的时候出版了《杨绛文集》。她就像《活着》中的福贵,不管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仍旧乐观地活着。

人们羡慕林徽因拥有良好的家世和绝世的美貌,羡慕她让风流才子念念不忘,而我却羡慕杨绛先生,她简单质朴却拥有着独立的人格和乐观的心胸,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仍旧不失天真乐观。

相关文章

  • 《我们仨》——杨绛先生的人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上学的时候学过杨绛先生的《老王》,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想起老王的故事,并且杨绛先生的名字也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 读《杨绛传》有感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向杨绛先生致敬。 参透杨绛先生的百...

  • 学习优秀

    杨绛先生——《我们仨》

  • 读《我们仨》

    读完《杨绛传》,又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很多情节是重复的,不过还是坚持读到最后。写《我们仨》是杨绛先生重温了...

  • “走”到人生边上

    众人熟知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走到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写成的著作,书中...

  • #第二周#《我们仨》——平凡生活中的最温暖的爱

    这周队友推荐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都没有读过杨绛先生的书,这是第一本。 《我们仨》是杨绛在2002年92岁高...

  • 读书笔记|《走到人生边上》

    假期第六本-《走到人生边上》 庚子鼠年庚寅月丙戌日✅ 初识杨绛先生是《我们仨》,再有了解是《杨绛传》,《走到人生边...

  • 《我们仨》:那些生离死别教会我的事

    读《我们仨》时,看到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说“让阿圆回去”,看到钱先生对杨先生说“绛,好好里(好生过)”,看到杨绛先...

  • 《我们仨》读书笔记(更新中)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著作,语言平实朴素,感情却娓娓道来。 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备受感动,只看目录前面的几...

  • 我们仨--杨绛

    今日终读完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只觉得杨绛先生对钱锺書先生(此处锺書为杨绛先生作品中的写法,原名是这样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杨绛先生的人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g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