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重心,兵贵神速是主要行动的原则,哪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今天一开始读到的是次要行动的原则。
第九章 续
1、分兵前进注意事项
把军队分为几部分,行军几天后再集中起来,很常见。
然而这种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几个次要行动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这个共同的目标不应该妨碍每个部分的行动。
如果分出去的军队之间相互牵制,以至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相互之间就容易逡巡不进。
较好的办法是给每支军队分配一定的任务,一直到它们不同的活动自然汇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一支军队没有完成任务不至于对其他军队造成影响。
次一级指挥官无权过问他友邻部队做什么。这是军队的管理体制?
几何要素在战略上不像在战术上那样有用。值得重视的是各个地点上实际取得的胜利,而不是各个胜利逐渐形成的几何形式,在进攻中尤其是这样。
感觉胜利形成几何形式是一种在地图上追求美丽形式的强迫症。
在分成几个纵队进攻时仅仅依靠各个部分的步伐一致来取得胜利,在战术范围已经极其困难。
战略范围就更不用说了。
克劳塞维茨认为各部队步伐一致既困难,又没必要,各自完成各自指派的任务即可。但是不分兵最好。最糟糕是半分半合。
2
《战争论》这本书涉及到的诸多战例都发生在欧洲大陆在。因为对那部分历史的无知,而书中提到的很多案例都是穿插在文章当中,也没有图示,少部分知其大略,大部分只能寄望于之后读欧洲历史的时候补上。
希望以后有图文并茂的版本。
3
《战争论》的最后是探讨联军对法国的作战。在经过拿破仑之后,克劳塞维茨思考如何打败法国,不让它压制欧洲。
这一次假想战争的推演,正是克劳塞维茨第九章内容的生动演示。
联军72.5万人。法兰西帝国的重心是军队和巴黎。联军目标是打败法国军队和占领巴黎。
法国周边围绕着意大利、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等。
奥地利不愿意让意大利毫无掩护,克劳塞维茨建议只在意大利保留必要兵力,其余的都抽出来投入进攻。
英国可以从海上威胁法国海岸线,迫使法国分兵防守海岸。
联军主力60万寻求与法军的会战。
瑞士用自己的力量防守,占有地利,这种高山地利只有防守上有价值。
无须掩护,60万大军集中一路掩杀过去,根本不用害怕要塞。
害怕游击队的话,就分兵少部分与主力齐头并进,负责赶苍蝇。
二战德国的快速行动,几乎就是按照克劳塞维茨的打法来的。
以上是《战争论》正文部分全部内容,第三卷有一半内容是克劳塞维茨给皇太子讲课的讲义。这部分速读。
明天读富勒将军的《战争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