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悦阁客栈浅秋文学故乡童年
真正的远方是回不去的故乡,思乡的感情无处安放

真正的远方是回不去的故乡,思乡的感情无处安放

作者: 文婉豫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3:02 被阅读6次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拼命想要逃离那块贫瘠的土地,每次公交车从村里经过的时候,看到车上下来的俊男靓女,我总是特别羡慕,羡慕他们可以到达家乡之外另一个地方。

为了能够成为那些从公交车上拎着行李下来的人,我努力学习,因为,在那个年纪,我唯一能想到的离开家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曾经,在那个小小的村庄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月光下捉迷藏,在小河里洗澡,在麦田里拾麦穗,还会拎着编织篮子到花生地里捡花生。

小时候,最讨厌的季节就是秋天和夏天,因为夏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要去田里除草,秋天要熬夜剥棉花、剥玉米到很晚很晚。

小时候,曾祖母常常喜欢端着盛满玉米棒子的簸箕,坐在昏暗的房子里,在一个个下雨的午后,一点点剥着玉米。我喜欢坐在对面,边剥玉米边听她讲故事。

曾祖母喜欢给我讲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那时候我记忆力很好,她讲过的每一个故事我都能记得,后来,她每讲一个我都说已经听过了,然后她再换,我还是说已经讲过了,换个新的吧。她很无奈,说那就再没有别的故事了。

之前,爸爸妈妈在集上打铁,要到很晚才会回来,每次无处可去的我,总会缠着曾祖母带我去路边等爸妈。

那时候,我喜欢牵着她的手不停地摩挲,她的手很粗糙,但我却莫名喜欢那种粗糙的感觉。

如今,曾祖母去世已三年有余,每次回家再也没有人一遍一遍给我讲故事了。

我特别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写故事的意识,我应该把曾祖母的故事融入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如今,再也来不及了。留在我记忆力里的,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拼凑不出完整的情节了。

如今,只身离家几千公里,在这边境小城,回去已不再容易。越是如此,乡愁越是浓得化不开褪不去。

昨天在三毛的《流星雨》一书中,看到《阅读大地》这篇文章,一下子触动了我蓄积已久的乡愁。

文章中有这样两个故事,让我感同身受,宛如在描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其中一个是在台湾做小贩的四川人的故事。每次回家他都要软铺、硬铺几经辗转,在路上走十八天,最后却只能在家待两天。故事最让人心酸的不是旅途奔波,而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很多人却早已不认识。大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沧桑之感。

另一个是关于在台湾做大厦管理员的老傅的故事。他拜别家乡亲人,一别就是四十年。回去后,早已物是人非,徒增伤感。他离家时,妹妹才只有十三岁,还只是一个小女孩,而彼时再见,妹妹早已年过半百,成为地地道道的乡村老妪。

岁月催人老,时过境迁,我们终究都无法与时光为敌。

老傅回去后,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唯独那颗大槐树还在。他坐在槐树下的大树桩上,没有人陪他,旁边只有两只鸡。

他说:“什么都不认得了,只有这棵树。”

不知为何,看到这里,蓦地一阵心酸。

突然就想到了自己。

离家也不过才短短七年时间,可是我从小长到大的故乡呀,却越来越找不到当初熟悉的影子。

小时候,村里到处是泥巴路,每次下大雨都会积水,车子压来压去,最后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坑坑洼洼,没有一点坦途;而如今连很小的巷子都修成了柏油路,那些尘土飞扬,泥浆飞溅的日子永远定格在了记忆里。

小时候,村里很多土坯房,还有很多蓝砖蓝瓦房,或者红砖蓝瓦房,而去年我回乡的时候,大多旧房子已经翻新,盖成了一栋栋洋楼别墅,那些推倒的哪里只是房子呀,分明还有我童年的宝贵记忆呀。

小时候,家家户户总是端着一盆一碗的饭菜,蹲在门口,边吃边聊,虽是粗茶淡饭,却每次都能吃到几种不同的饭菜,如今,再回乡,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那种聚在一起吃饭的场景真的再也看不到了。

不能忘记的还有村头那条小河,最开始挖河的时候,村子里像集市一样热闹。我曾在里面捉鱼、逮青蛙、摸蝌蚪,而如今,那条河早已干涸。每次我站在河边,总能想起一个小女孩蹲在水里,学习游泳的滑稽模样。

不曾离家太远、太久的人,恐怕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魂牵梦萦,愈久愈浓的乡愁。

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去我都倍加珍惜。有些村子里的人,明明上次回去还见到的,可是后来不久,有很多人便已去世。可能是年纪越来越大,越见不得死亡,对于死亡也开始有了一种越来越深的恐惧。

我渐渐明白,所有的今日都不能追回。于是对于身边人,我少了一些苛刻,多了一份包容,因为开始相信缘分,相信人世间所有的聚散皆是因缘际会,所以,每时每刻,我都心怀感恩,感恩每一次遇见,每一种经历,每一个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

每次回乡,我都会到田间走走,感受曾经从未体会过的惬意。有时候我特别后悔,为什么之前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一刻想要停下匆匆的脚步,认真看一眼身边的风景呢?

家乡,一年四季都是最美的风景。

冬天,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麦浪随风起伏,秋季,田地里一片金黄,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春季,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何其热闹,夏季,蝉鸣枝头,骤雨初歇,大坑小唐,蛙声阵阵,可是为何,这种心境之前我从未有过?

手机里存了很多关于家乡的照片,村头的小桥,仅有的几条泥巴路,熟悉的老屋,还有我从小到大生活的院子。小时候,总是感觉房子太小太旧,没有自己的房间,所以一直梦想有一天家里可以盖起新房,然后拥有一间美丽宽敞的卧室。可是如今,真的搬家了,却反倒留恋了。

每次回到老屋,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常常会想起我和哥哥姐姐还有弟弟一起长大的一幕幕场景,我会想起在那个破旧的厨房里,我们一家六口蹲在地上,围着一锅素菜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会想起昏暗的灯光下,我蹲在床边,趴在写字台前记日记的身影,我还会想起,家里的那个小菜园,甚至还有那条早已不在的小黑狗。

那个小小的院子,承载了我所有成长的悲喜,每次回乡,我都会回去。拿一把钥匙,打开漆已脱落的木门,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家俱,更多的是关于这里的所有的回忆。我使劲拍照,希望照片能帮我记住,希望记忆可以永不褪色,留在记忆里的永远都是我最熟悉的样子。

曾经,我喜欢跟人打招呼,与村子里每一个长辈见面后,我都会亲切地喊他们,然后微笑着离去。

可是如今,离乡太久,村里的很多人都老了,见面后,我认识他们,他们却早已忘了我。

每次喊他们,我还要先自我介绍,这样他们才如梦方醒,说:“妮,我没认出来是你,你啥时候回来的?”次数多了,我的热情渐渐冷却了,我开始变得麻木,我很不喜欢这样陌生的感觉。所以,我变得不爱出门,不爱讲话。反正在这个村子里,能认识自己的人少之又少,说不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工作在外,熟悉的乡音只能在电话里听,那些一而再再而三想见的人,只能在梦里见。

对于家乡,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我开始喜欢那片贫瘠的土地,开始依恋那里的一草一木,开始在古老的地方寻找回忆,只是,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那些美好又美好的人和事,大多都留在了记忆里......

相关文章

  • 真正的远方是回不去的故乡,思乡的感情无处安放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拼命想要逃离那块贫瘠的土地,每次公交车从村里经过的时候,看到车上下来的俊男靓女,我总是...

  • 无处安放的思乡

    天有意,终成命。 许多年后再回忆起2013,依然会因其特殊而无法忘记。就像上半年奶奶去世已然昭示之后的事情一样。 ...

  • 回不去的故乡,无处安放的思念

    这样的荒山,其实也有春末绿透的时候,不会是全部,总有那么一两座在雪化了的时候绿的清凉。 在稍纵即逝的春末,乡亲们犁...

  • “乡愁”诗人余光中,带不走你我的乡愁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 1 思乡何以变成一种哀愁?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小时候,我们都向往过诗和远方。...

  • 2018-03-03

    心事无处安放,何处是故乡。

  • 三行诗—思乡

    回不去的 远方 是故乡

  • 无处安放的故乡

    图文 | 㰒燚 突然奇怪自己有个故乡,就像人类哲思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审视着意识里的故乡,搜寻着脑海...

  • 远嫁

    为了爱留在远方 此刻 心却无处安放 唯有思念 唯有回忆 带我回故乡

  • 无处安放的感情

    一点半左右,终于睡着了。两点钟,宝宝哭闹,哄完宝宝,自己怎么也睡不着了,直到现在,思绪万千。 脑子里全都是你,都是...

  • 无处安放的感情

    耳边是熟悉的旋律,在日渐天明的清晨。 昨日第一次缚住脚踝入睡,潮热而醒 又一次从黎明走入天光 茉莉又开几朵 只因缘...

网友评论

  • 凡高同志:儿时的回忆,一样一样的
    文婉豫:@凡高同志 哈哈,儿时欢乐多,我们都有一样的童年
  • 小年也是年:故乡是我们的根,无论我们走多远,她总牵着游子的心。
    文婉豫:@小年也是年 之前不曾体会,离家越远,越明白乡愁的滋味

本文标题:真正的远方是回不去的故乡,思乡的感情无处安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p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