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后,我们不妨再看看这段故事的背景,那是一段更为复杂、精彩的历史。这便是春秋时期晋国内部诸卿间的争斗史,就让我们一起简要的梳理一下这段历史吧。
一、晋无公族
既然是晋国诸卿间的争斗,那就得先介绍一下晋国。晋国,是周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侯爵,姬姓。初代国君是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姬虞,也是周成王的弟弟。相传,小时候的姬虞有一天陪着同样年轻的哥哥周成王游玩。成王一时兴起,摘下桐叶做成珪状交给姬虞,说:“来,我封赏你。”成王本是开个玩笑,但旁边的大臣告诉他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便将唐地封给姬虞。这便是“桐叶封侯”的故事。从此姬虞建立了唐国,后来姬虞的儿子姬夑即位后改称“晋”,这便是晋国的开端。
在之后的发展中,晋国逐渐壮大起来。在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之时,晋作为重要诸侯之一,因为勤王有功,被周平王授予在河东之地自由扩张的权利,更为其进一步发展成大国奠定了基础。至春秋初期,经历过“曲沃代翼”后的晋国,结束了内斗,便走上了扩张发展的快车道。晋献公时,晋国通过“假虞伐虢”一统河东之地,征讨异族部落又进一步扩张了国土。晋国也一步步向着春秋顶级强国迈进。
然而,由于经历过内乱,晋国宗室内部始终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现实的残酷,加上之前数代内斗留下的阴影,促使晋献公采纳谋臣士蒍的建议,对宗族进行了屠杀。献公晚年,晋国又经历了“骊姬之乱”,诸位公子纷纷出逃。从此之后,晋国便又形成了一个不好的惯例:国君的公子大都不能留在晋国。就这样,经历“曲沃代翼”时期的内斗、献公屠杀宗室、“骊姬之乱”等事件,再加上公子离国惯例的形成,导致从此晋国宗室凋零,再也无法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后世称“晋无公族”。
“骊姬之乱”中出逃的公子之一重耳,后来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春秋时代一位伟大的国君。年轻时的重耳,便以贤而著名,出逃之时,晋国众多名士以及望族家的精英纷纷追随——追随这样一位有名望的公子,无疑是各大家族在政治上的一笔重要投资。声名远播的重耳,在出逃并周游列国时也得到了诸侯们的礼遇。在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重返晋国,终于以年过六十的高龄夺得晋国国君之位,后人称其为晋文公。
得国之后的晋文公,励精图治,任贤理政,晋国国力随之大增。接着文公为周襄王平定了“叔带之乱”,既收获了河内之地,又得到了尊王的美名,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张。随后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又一举击败强楚。召集诸侯作“践土之盟”,晋文公也终于成为继齐桓公后,春秋时代又一霸主。晋国也在他的带领下,成为春秋列国中的“超级大国”,后世称霸诸侯一百多年。
而这一切辉煌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另外一副景象。与别的诸侯由宗室掌控国家不同,晋国的扩张、强盛,几乎与其宗室毫无瓜葛。无论冲锋陷阵,出谋划策,还是最后获利封赏,参与者常常都是异氏卿族。后来到了春秋后期时,晋国整个国家的运作都要完全由异氏卿族说的算了。究其原因就是,晋国宗室凋零,力量单薄。与晋国的强大形成鲜明对的比,宗室根本无法支撑起这么一个强大国家,国君只能来依靠异氏卿族。“晋无公族”与异氏为卿,便成为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重要特点。
二、诸卿演化
其实早在文公以前,晋国的国君在治理国家时,便已经十分仰仗异氏贤能了。自文公时代起,晋国国君更加需要依赖这些来自异氏的优秀人才,来维持称霸诸侯的局面,因此不得不把国家的权利分给他们。而他们在晋国强大和对外称霸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家族势力不断的坐大。为了各自的家族利益,他们之间明争暗斗,最终从内部将晋国蚕食、分裂殆尽。
晋国异氏卿族政治的形成及演化,还得从晋文公建三军说起。文公得国之后,为了争霸的需要最先设立了三军。三军分别为中军、上军和下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共为六位将佐,即为六卿。六卿按地位高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最高长官也称元帅,掌管全军。这个制度被延续下来,后代的晋国君主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最多时曾设置六军十二卿。起初这些将佐诸卿只是掌握军权,后来逐渐发展成军政合一,最终掌管晋国一切事务。
由于晋国宗室凋零,无人可用,晋文公只能依赖那些异氏贤能。故而在建立三军后,他任命了以郤榖为中军将的六位异氏将佐,来掌管军中大权。同时,文公又任命了狐偃为执政大夫,负责朝中政务。这样就做到了军政分权,便于国君进行有效掌控。没过多久,晋文公为了封赏更多的功臣,给先前曾对他进行过政治投资的各大异氏家族以回报,又增设了新上军和新下军,位列原来三军之后,这时便有了五军共十位将佐。而这些异氏家族,由于拥有了将佐卿位,也转变成了具有政治势力的卿族世家。
晋文公死后,晋襄公即位,由于原来的老臣相继离世,襄公便借机裁撤了新上军和新下军,重新恢复为三军六卿。也是在襄公时期,赵盾在出任中军将时,又兼任了执政大夫之职,这样他就统揽了军政大权。此后,这一制度被沿袭下去,从此中军将(元帅)和执政大夫合归一人,成为平时为执政,战时为最高统帅,执掌晋国全权的正卿。
到了晋景公的时候,为了奖励有功的将士,也为了分散各卿族的权利,景公又在原三军之后,新设了新中军、新上军、新下军,创纪录的扩展为六军十二卿。“下宫之难”后,赵氏宗族暂时退出政治舞台,景公又趁势将新三军合并为新军,将六军十二卿变为四军八卿。传至晋悼公时,新军被裁撤,又重新恢复成三军六卿制。
前面提到的晋文公、襄公、景公、悼公,都是很有能力的国君。他们在位时,为了掌控政权,打压豪强,协调各家族间的利益,可以经常主动的调整卿职的数量,便于自己统治。他们在位时,卿位的承继,正卿的人选,基本都是由国君说了算的。这些异氏卿族,这时也都能老老实实的臣服于国君。
可当在位国君的能力没有那么强悍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晋悼公死后,晋国再未出现过有能力控制诸卿的国君。卿位的人选、承继,正卿的出任,皆成为诸卿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国君只能予以象征性的批准。平公即位后,诸卿经过不断兼并,仅剩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家。六家商定,今后由每家各世袭六卿中的一席,并按顺序轮流出任正卿之职,现任正卿卸职或死后,由次一级的卿职递进补位,其他卿职也按顺序递进。(谁家有机会执政,能执政多长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谁家的宗主能活得更长久些。)
后来,智、赵、韩、魏四家,在晋定公时的晋国内乱中,消灭了范氏、中行氏以及邯郸赵氏。事后,四家经商议,取消了中军,变为两军四卿制,以上军将为正卿。
“晋阳之战”后,赵、韩、魏三家合力消灭了智氏。虽然三家商议改两军四卿为三军三卿(按顺序为中军、上军、下军,每军只设将职),但此后三家各自为政,卿族制度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了。最后三家正式瓜分了晋国,成为新的诸侯。晋国卿族政治最终演变成了“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国的建立也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