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传2——就学

作者: 咸阳古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8:50 被阅读0次

※就学

明朝时铜山所隶属于镇海卫。卫所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解决军供问题而创立的“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即“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铜山依海而建千户所,历经200年军民共建,铜山古城已蔚然成形,这里“海波拍户,环崖诸峰,含霞饮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周德兴建铜山所时把关帝的香火也带来了,就在铜山古城内嵝岵山上建了座关帝庙。离关帝庙不足百米处,有块大石凌海而立,险峭绝环,着地处仅数巴掌大,风过而动却立而不倒,人称天下第一奇石——铜山风动石。

道周家就挨着关帝庙。关帝庙旁边有座书院,叫崇文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原来是孔庙,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书院。到了万历年间,这里已是儒彦云起,簪缨鼎盛,学子云集,人才辈出。成为一代大儒之后,道周每对外乡人提起家乡,总说道:“吾家乡子弟,拖舟荡桨,亦能文章”,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万历十七年(1589),道周5岁,就在崇文书院上学,却不是个乖学生。

一日,《论语》课上,道周心里有个问题实在是憋不住,站起来先跟授课先生鞠了个躬,然后问道:“为什么圣人只教人以读书,有子却为何还教人以孝悌?为什么圣人只教人以老实,曾子却为何还教人以省事?”

先生一下子被眼前这个5岁的孩童问蒙,一时怔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听了道周的问题后,先生想的不是如何回答,而是在想,这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孩子,竟然能够独立思考?而且思考的问题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

圣人指孔子,有子和曾子指有若和曾参,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小道周问题假设的前提弄错了,孔子何止仅教人读书与老实?只是,这样的问题从5岁孩子的口中问出,只能惊为天人了!

相关文章

  • 黄道周传2——就学

    ※就学 明朝时铜山所隶属于镇海卫。卫所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解决军供问题而创立的“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即“...

  • 黄道周传——后记

    黄道周传——后记 读小学的时候,听老师说过,家乡出个了圣人,叫黄道周。至于他到底有多牛,老师没说,而是让我们自己到...

  • 黄道周传251——天下

    ※天下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 黄道周传26——职业

    ※职业(天启) 如果没有生存压力,你所从事的职业你压根不喜欢,又做得很累你会怎么办? 大不了不干了,我想很多人会做...

  • 黄道周传28——党争

    ※党争 东林党形成的同时,其他一些非东林党官员,也逐渐形成几个按籍贯而分的朋党:以浙江人为主的浙党,以山东人为主的...

  • 黄道周传114——忠孝

    ※忠孝 郑晨寅教授在《〈孝经〉“移孝为忠”说的困境与超越——以明末大儒黄道周为个案》一文中提出了另一种说法,他认为...

  • 黄道周传115——愚忠

    ※愚忠 道周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次我看到司空见惯的“愚忠”二字,才幡然顿悟。 有些所谓专家...

  • 黄道周传3——启蒙

    ※启蒙 小道周问出这样让老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在他父亲和大哥看来并不奇怪,这小家伙打小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多。黄家一直...

  • 黄道周传4——耕读

    ※耕读 尽管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道周大有收敛,但还是做不到一心只读圣贤书!私底下,经史子集、诗赋声律、阴阳五行,...

  • 黄道周传60——横波

    横波 为圣为佛,成忠成孝,终归黄公! ——顾媚 离开天文台,道周回客栈看望了玉卿和孩子,然后带着两个随从再次出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道周传2——就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fi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