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这篇课文,高中时学过,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因为我们对于古文的印象只在于一时,而没有贯通,当我们通晓前因后果,就会记得深刻。
触龙应该和赵国太后年纪差不多大,所以两个人很聊得来。当秦国攻打赵国,取了三座城池,赵国打算向齐国求救,但是齐国的条件是,必须以长安君为人质,长安君是太后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太后当然不肯,并且警告说,若是有人敢建议我这样做,我老婆子一定吐你一脸!(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时期,去其他国家当人质是很正常的,我帮你可以,但你强大之后如果想攻打我,这人质就活不下去了。而且人质还不能是一般人,必定是王公贵族一类的人物,燕昭王、秦始皇等人都当过人质。有了人质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触龙认为,将长安君质换给齐国,可以避免赵国产生大祸,此举可行。但是他要想一个办法,让太后同意他的想法。
首先他到了皇宫,求请太后给他的儿子一个守卫皇宫的官职,等以后他死了,可以让儿子更好的发展,太后听到很感兴趣,便问道:难道大老爷们也很护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甚于妇人。”这句话挺让人感动的,常常说父爱如山,只是缺少表达,表达起来太鸡皮疙瘩了。
太后听到了家常话题就开始和他谈了起来。触龙说,我觉得您并不爱您的小儿子长安君。父母爱孩子,应该为他们长远考虑,现在正是长安君表现的时候,您现在不让他立功,将来怎么可以让他一直富贵下去呢?这个社会是以功德展现能力的,倘若百年之后,长安君没有任何功劳,他靠什么立足于世?
太后深深考虑了一番,觉得触龙的话有道理,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于是齐国发兵救赵,秦军退去。
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都宠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有时候,有些路只能让他们自己走。覆巢之下无完卵,让孩子学会飞翔,就不怕未来的狂风暴雨。
这只不过是天下大势之下的一个小小插曲,却道出了教育的一个事实,宠溺无度不可取,让他独立让他自信才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