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的精神世界

作者: 云之汉 | 来源:发表于2017-09-28 18:30 被阅读33次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按照常理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大儒,应众所周知才对。可是,对于荀子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春申君列传》《史记·李斯列传》《战国策·楚策》《韩非子·难四篇》和刘向的《叙录》、应劭的《风俗通·穷通篇》等诸篇章,但大多是只言片语,使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正因如此,更加引发了研究的兴趣,遂按照梁启超《读书指南》中指出的路子对荀子所著内容进行了通读和理解,旨在进一步探寻荀卿的精神世界。

    1.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思想根核。我想,荀子之所以不被后来人重视,乃至饱受争议。他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子归入法学学派,故有人也把他归入法学的行列;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则应他所提出了“性恶论。

    孔子所倡导的是“仁”,孟子所提出的是“善”。尤其是孟子提出了“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鲜明地指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另外,《三字经》中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儒家所坚持和秉承的信念。而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岂不背道而驰。因此,自汉代以降在儒家内部被长期边缘化,其“养人之欲”的主张受到宋儒的激烈批判。直到清代以后,荀子的思想因反思理学的需要而又获时儒重视。

    “性恶论”主要体现在荀子的《性恶》篇中。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充满了对物质欲望的“渴求”, “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故提出人的有好利、疾恶、耳目等本性,并从“生而离其朴、离其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例证,从而全面地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批判。

    荀子既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又承认了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可能性,进而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命题。其意旨在说明礼义、圣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君子和小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尧舜。他也对如何教化人使之为善指出了路径,指出“化性起伪”是一个通过教化形塑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主张“求贤师”“择良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启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以此来改变人的本性。

    同时,荀子十分推崇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可以实现个人内心的和谐,同化社群的观念与行为,“乐合同,礼别异”,“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从这一点看,他对于音乐的发展和进步还有很大推动作用。

    荀子的性恶论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人性问题,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属性,仅仅从自然生物性来谈论人性,没有从根本解决人性的本质问题,既是片面的人性论,也是抽象的人性论。故此,历来被各朝代的大儒们所诟病,如杨雄称之为“同门异户”,程颐认为他“大本已失”,朱熹则言“全是申韩”等。这些都与他的性恶论有直接关系。

    2.学而后知

    荀子的教育思想虽不仅仅局限于《劝学》篇中,但是《劝学》篇可见其思想的梗概,在他传世的作品中也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荀子论为学的意义,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只有真心诚意,日积月累,力行而能持久,才能够入门而有所成就。学习是要坚持到死方能停止的。

    读书学习历来被重视。曾国藩在家书中常告诫其子弟说,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愚昧。人不学习,就只是一个自然状态的人,他不能理解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他凭着本能和习惯在发展,至多凭着经验在发展,他的智慧和潜能超越不了经验界限,他基本上处于一个自生自灭的状态。

    荀子很注重强调环境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不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物类之起,必有其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他强调接触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要尽可能地去接近优秀的人,才能更深切地理解他们的成就,才能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的贫乏。“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可见一个成长的环境是何等重要。为什么有的儿童在家里难以静心看书,而到了图书馆、购书中心就不自觉地安静下来潜心学习,这也是环境的熏陶和带动在起作用。

    荀子说,一个人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不可能通达事理,没有埋头苦干的行为,不可能有显赫的成绩。在歧路上徘徊,不能够达到目的地,对于学习而言尤为如此。“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学习必须有种竭尽全力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就要钻、沉、潜,乃至痴迷。“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讲的既是态度问题,也是方法问题,是学习必须遵循的法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之名言,它实际上是学习教育规律的一种概括。树木长大成才,需要一定的培育世间,人才的培育亦是如此,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千古名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旨在说明循序渐进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地前进,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和提高,只要不偏离方向,日积月累,总会达到目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世间一切都是书:山水、鱼虫、花月都是书。一般人只会读有字之书,却看不见世上这些无字之书;一般人只听见琴弦之音,却听不见天地弥漫的无弦之音。所以,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唯有敞开心扉,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就会发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风云变幻,神出鬼没、充满喧哗与骚动。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荀子非常规重视“师法之化”,强调“学莫便乎近其人”。他相信良师益友的言行能够起到改造的作用,一个人虽然品质好,聪明,也必须有良师益友切磋切磨才能成,故曰“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他还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与良师益友接近,他们的高尚品德,正派作风,优良思想以及他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起到熏陶教育作用。正所谓,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的层次就在哪里,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读书时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而荀子也非常重视学至于行,把行作为终极目的。他认为,学习到了实行的阶段,也就登峰造极了。拥有一定的知识并非难事,只需勤奋和刻苦;倘若拥有真正于人生有益的知识,便不那么容易了。荀子说,认识了道,不仅能明察,而且还能实行,这才真正体会了道。这就是说,对事物的认识和掌握,不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更重要的在于去实行,并在实行中更深刻地体会事物所隐藏的道理。荀子还讲,行之,明也,也就是说,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行中才能真正表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行中才能真正弄懂事物的道理。

    3.人定胜天

    从春秋到战国整个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他们对天各有自己的观点。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宣扬“天命论”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天所祷也”,他们极力宣扬“知天命”“畏天命”“遵天命”的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提出了“道生万物”“天我合一”“天人合一”等观点,实际上也是唯心的“天命论”。

    荀子超出了同时代的各家学派,对天作出了正确的解释。他在《天论》第一句就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明了天是自然的天,是自然的物质,根本没有什么意识,更没有什么“天命”。他还指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更进一步说明天是无意识的。他还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从而说明天有自己的运动发展规律,没有什么意识。那个时代,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灾害都被视为上天的惩戒。在这种情况下,荀子能够提出这样的唯物主义观点确实难能可贵。

    荀子在淡化了天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了人类的力量。人是什么?人自从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自我反思。古希腊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的古训,是人类反思、认识自我的自觉。中外古今学者曾乐此不倦地探讨、论争对自己的认识。 《无能子》认为“裸虫中繁其智虑者,其名曰人”;黑格尔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由于人有思想”。而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荀子是最早系统阐释社会何以成为可能的思想家,其明分使群、群居和一等论述开创了传统社群观。他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他认为人胜万物皆因其社会性,个体难以独存于社群之外。他不仅从正面肯定了结群的意义,而且从反面论证了离群的后果,“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荀子强调人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他的“群则胜物,适应自然”的观点。荀子呼吁“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赞美天,不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既不承认天的意志性、神圣性,亦否定了传统的天命论。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利用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则为人服务。因此,荀子拒斥有一种人力不能抗争的异己力量和必然趋势的命运。认为命运是一种偶然的遭遇,“节遇谓之命”。“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死生是命的必然性,人一定会死;时运具有偶然性。一个人虽贤,不遇时运,不能实行其贤才,若逢时运,就能施行其贤能。荀子这个智能创见,开启了哲学史上对命与运的不同诠释,命是一种必然性的价值导向,运是一种偶然性的价值导向。

    人在万物中主导地位确立,既来源于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更依赖于人类的信念和精神。人生来都在和命运作抗争,其结果是精神的较量。相信自己的人,常常把命运当成一个较量的对手,他需要一个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往往敢想敢干,兢兢业业,奋发图强,大有作为;相信命运的人,常常把命运当成一个救世的菩萨,他需要一个菩萨怜悯自己的软弱,往往画地自狱,悲天悯人,畏缩不前,毫无作为。

    这让我想起了“胜天半子”的棋王,之所以胜天半子是有种不信邪、不服输的精神支撑。人活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不得安生,人生就是一次搏击,或者输,或者赢,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赢,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赢,但不拼搏怎会知道就一定输呢?其实,很多人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给自己。

    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要相信人定胜天!

    4.隆礼重法

    荀子是一个很有政治理想的人,可是他的政治生涯并不乐观,转战两国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而他的两位学生韩非子、李斯则把他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了法家思想,以至于风生水起,被后世广泛认知。虽然如此,荀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荀子强调:“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至今,未有二隆争重而长久者”。他又说:“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他还说:“一天下,是又人情所同欲也”。他反复强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如何结束诸侯异政、分裂割据局面的问题。这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所在。怎么去实现这一政治思想呢?荀子提出了关键的两条:一个是隆礼,一个则是重法。

    什么是“礼”呢?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者,法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荀子所说的礼,是指封建君主治国的政治纲领原则,是制定各项法律条文的依据。

    隆礼的原因及重要性,荀子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说明只有隆礼才能巩固政治统治。他还说:“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意思是说君臣上下必须遵循一定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否则就会没有规矩。他还认为,隆礼是一个君王必备的条件。他说:“隆礼尊贤而王”“修礼者王”等等。总之,荀子认为,礼是“治之始”“治之经”,是“臣使诸侯,一天下”的法宝。

    重法,是荀子政治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荀子说:“法者,治之端也”“道之于法者,国家之本作也。”他认为,法和礼一样,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衡量曲直、判断是非的准绳。荀子认为,封建君主要巩固政权,一定要强化权力和地位,其途径则是重法。荀子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也就是说,只有“起法正以治之”,才能建立“君上之势”,进而才能使“人服而势从之”,反之,则“人不服而势去之”。所以,治国必须“重法”。

    在荀子看来,隆礼重法既是君主巩固统治之法,也是整合社会之道。荀子认为:“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荀子认为社会等级、人之贵贱必须有所区分,否则就会乱套。同时,对于不同的人也要用不同的方式。他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荀子主张以礼为纲,以法为纪,通过外部规范的强制力实现社会的整合,实现君王的统治。

    虽然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对于君主统治是有利的,对治理社会是有益的,但也要认识到他的重法思想对于百姓而言则有镇压作用。因此,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既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两面性,须辩证的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卿的精神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ev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