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作者: 云之汉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8:21 被阅读110次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诚,信也。从言,成声。”《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忠诚、诚实、真诚、诚挚、诚恳,人时时处处都需讲究一个诚字。

    自古以来,大家都十分推崇和敬重忠臣。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浩然正气的文天祥、民族英雄戚继光等都属此列。之所以称之为忠臣,是因为他忠于国家、忠于社稷、忠于朝廷,因为他们都是忠诚的楷模。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也都把是否忠诚作为鉴别一个人的重要标尺。《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即将被提拔为陕甘总督的年羹尧,到京后没有先去见四王爷胤禛,而是迫不及待地去感念八王爷胤祀提携之恩,四王爷胤禛自然十分生气,从吏部拿走了任命文书。年羹尧自罚跪了一天,胤禛在召见他时说:“你不要看着这片天那片天,你的头顶上就只有一块云彩,那就是我。”话虽简单,却道出了忠诚在他心中的位置和分量。

    诚实是辨别一个人老不老实的、实不实在的重要标志。李鸿章当年投奔老师曾国藩时,曾国藩对他是很看不惯的。因为曾国藩认为李鸿章本来在安徽那边就转投了几个人,现在又投奔自己,这个人很不地道。曾国藩通常与幕僚一起吃早饭,但因时间太早,李鸿章几次托故不参加。一次李鸿章托病,曾国藩实在忍不住了,就让人把李鸿章抬来吃早饭。饭后,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对李鸿章说:“少荃既入我幕僚,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唯有一个诚字而已。”意思很明确,你不要在我这里耍小聪明,如果再耍小聪明、不诚实,你就给我走人。自此,李鸿章再也不敢造次。这也告诉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待人。

    真诚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条件。离开了真就失去了信任和信赖的基础,离开了真诚就会有欺诈和虚伪,离开了真诚就免不了设防和提防不真诚。刘瑜曾说:“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虽然说坏话也是不好的,但至少证明相互的交情没有顾虑、不用设防。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不是一路人坐在一起是别扭的,相互的交往只不过是一个熟人罢了。而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则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比如,我们一条工作战线的朋友,也就是工作往来关系,平时也就是打打电话、聊聊天,但因为一起学习的缘故凑在一起,便一下子就有了久别故人的感觉。还比如,“理想国”“有书”的一些书友,从未谋面,有的也不会谋面,但因为“爱书人”的共同追求和信念,相互之间都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而这些都与诚挚有关,与坦诚有关,与真诚有关。

    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应如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雨碎叶o_o:你好,请问我可以将您的文章转发到我们APP上吗?我们会注明作者及出处。
        清雨碎叶o_o: @倬彼云汉001 谢谢,到时候会联系你。
        云之汉: @清雨碎叶o_o 可以

      本文标题: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b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