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论】史

作者: 佐也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0:34 被阅读74次
图片发自网络

(一)

论史,就我而言,有五个阶段,为:知、爱、懂、明、创。单从字面来叙,知即为知道,爱即为喜爱——这是最初学史学人必须要掌握,同样也是最考验本性的一步;而懂即为懂理——懂历史背后的道理,这一个层次的道理应该是指书本上的正解,可以通过分析来对应道理与史实——这是从爱好史学到专业史学的第一步,换句话说你是否将历史当做你的未来的第一步——基本功;明即为明理,何为明理,即为通过同一个史实可以分析得到不同的道理,而这些道理虽然并非一家之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前人之证——这是考验天赋的第一步,如果一个史学者只能当一个哈姆雷特,那么绝对不可能在史学上有独树一帜的机会;最后一步创,即为创造,这一步可以细分为初、中、末,初者为创造全新的历史观点就某一个史实得出全新的道理——这是思考人类的孩子;中者为创造全新的历史史观就每一种历史现象得出的全新的理论体系,这在于对于史实的全新解读,导致的对于史实类型的全新组合后产生的史观;末者典型代表为马克思,换句话说通过一般道理解释史实或者更高级为事实,转换为普遍性解释一切,这样就意味着你离天理就更进一步——

世界真理并非独科技一家,真正深刻在于心灵道义。

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至少在接触学术历史题之前是这样的,在三岁那年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名曰“桃园结义”——可能算是缘分,使得本来吵闹翻滚的我一听到不知是谁说的评书,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或许真的喜欢,到后来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第一部接触的非幼儿读物的课外书,名曰《史记》——小学生故事版,换句通俗话说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可就是这小故事,太吸引人了,譬如很假却很有趣的烽火戏诸侯,博一笑气天下诸侯,傻里傻气却总感觉很可爱,又譬如秦王扫六合,总感觉非常霸气,一国灭六国,光听着数就够过瘾了——本按照惯例,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帝王梦,我便是惯例代表——

但实诚来说,时代一变,惯例就成为稀有了。

这故事之后再叙,只论史学来说,这便是知——知道点总感觉很有文化,再加上那时候就已经二柄子在身,儒雅安静男一个,就是一个小教授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从《中华上下五千年》到《世界上下五千年》,从喜欢秦皇汉武到拿破仑波拿巴,读史书时总感觉有一种天下大事知者唯我的感觉,那种快感成为了我为数不多的开心时刻。

这是在大历史层次属于我的开端,而质变的开始则是一个契机——在私立的日子里,因为没有太多电子产品的干涉,于是读书成为了唯一的乐趣,小本子上写的:初中三年共读书128本:

史学类97本、文学类15本、体育类11本、心理学类5本。

其中史学类,我将人物传记、科学史等不像传统历史学的玩意儿全部鼓捣进去。

当然能看这么多书并非只是我有时间,更多在于我一个不好的毛病——一目十行,虽然内容粗劣不好,但我可以不太受书本史观的限制,以至于加上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我就陷入了思考历史的环节——而在这个历史缺失的年代,我确实是更进一步走在了这门学科之前,以至于考历史考试当别人都在被模板答案的时候我却都用来看书思考,考下来分好一直名列前茅——但有趣的是,反而当我越深入研究,历史成绩却变得有些飘忽不定了,这个现象被我自己称为“缺陷性专科现象”,即为考试不适用与对于考科中某一学科深究者——往往仅限于历史与政治,不过这也不是大事,如果你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只要不在考试卷子上写自己的想法,历史考试如同儿戏——可惜我偏偏爱写自己意见——我觉得每一段材料都是极好的素材,既可以当做史实,也可以将其“解剖”——对于历史爱好者,这简直就是美梦!

写到这里,对于我大历史的初步想法就结束了,毕竟作为一种故事,大历史观的形成还需要很多故事来支撑,太长太乏味太复杂,于是我选择了溶解到其他故事中——而接下来,我想谈谈学历史的瓶颈——

即为“历史的本来面目”。

【儿时论】史

(二)

去年十月份,学校的一个由历史老师组建的历史学社“日新社”举办了一次参观山西省博物馆的活动,带队的老师是一个北师大毕业的,今年刚来到学校任教的年轻女教师,或许因为年龄差不多的缘故,我和她聊得很好。我是班里的历史课代表,对于班里同学的历史成绩也很是上心,但是很多同学却对历史很是漠视,对于史书更是不愿意去读,历史知识积累的匮乏让同学们难以理解历史试卷上试题的本意,成绩并不敢恭维,鉴于这点,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向老师调教如何让他们的历史成绩提升上去。

老师却反问了我一句:

“你是怎么学好历史的。”

我几乎是脱口而去:

“老师我是因为喜欢啊......但他们的情况明显和我不一样啊,他们不喜欢,准确的说作为文科生很多人从小就没摸过几本历史书,别说做题了,连很多常识都不知道......”

老师看的着急的我的模样,笑了起来,但随即她又很严肃地说道:

“是啊,现在的我们,已经忘了我们的祖先了,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们想起来。”

我没有再回话。

历史究竟是什么?

或许在读了一些书之后,看过那些人物,那些朝代的命运之后,在自认为对历史略有小成了之后,在听到有人讽刺历史只是过去时之后,在同学甚至家长无法正视历史之后,我开始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就像王阳明自问道:“心为何物?”那样。

我开始学会脱离课本,自己去思考一些事情。

而正因为我是一个男孩的缘故,我所接触到的历史,或许我曾经所认识的历史,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大人物的铁血战绩,都是英雄的壮丽史诗,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战役,一场场极致的政治博弈,看大经济家如何翻云覆手改变世界,看坚船利炮如何震耳欲聋推动世界。从中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看到了前应后果,我会为了历史长河里一个悲剧人物而感到悲哀而流泪,我也会唾弃漫漫岁月中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遨游于历史,我不在注重故事,越来越注重内涵,越来越像发掘历史,来弥补未来本可能有的缺陷——我渴望去阻止那些缺陷,让我们可以更加美好的活下去。

这是我的理想,同时也是最中国的梦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纯粹的大义,多么绚烂——

但可惜,很多人,已经忘记了。

【儿时论】史

“喜欢历史的人都很怪。”

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偏见,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并影响了我整个初中。

我想在这数万学子中找到一个知己去和我一道,去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那时候我还天真的想:

古代那么多人都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为什么我不行呢?凭什么我不行呢?

但事实证明,你就是不行。

原因一:你没有知己。

孩子们都去追求明星了,都去追求颜值高的去了,那还有人会和你一样去喜欢历史,去想治国平天下?你可真是个怪胎。

原因二;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是一个精神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似乎并不属于思想家的年代,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时代。

我太天真了,一时间,我对自己的历史观产生了动摇,我开始对读书的本质产生了怀疑,我陷入了一种瓶颈,一种越深入研究历史越困惑的瓶颈,我开始害怕甚至自卑甚至抑郁。

直到......

一个来自北大老师的历史写作大赛的讲座吸引了我。

那天我是怀着一种解惑的心情走进太原五中,走进老师的讲堂。

虽然他讲的是如何去完成历史写作,但在整个过程中,我感觉一种全新的历史走到了我的面前。

这样子的历史,好温暖,就好像,我和历史,走近了。

那就是小历史——身边的历史。

学校的,老师的,妈妈的,姥爷的,城市的,甚至是一个爱情故事,甚至是一杯茶,一碗面,历史忽地广了起来,活了起来,也让我沉思了起来。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我会陷入瓶颈了——原来我离历史曾经太远了。

太模糊了。

太恍惚了。

之后的整整一个月,我选择用心感受着历史的气息,感受的他的朴实的一面。从我家族迁移,或者是姓氏迁移,到父母上学的记忆,姥爷的战争岁月——这估计是我从三岁开始读史之后,第一次如此热切的迎接历史。

【儿时论】史

使我陷入第二次沉思的是,是老师的那句“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们想起来。”

我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并不是功利教育的支持者,或者换句话说,我是最激进的反对者。

在我看来,功利教育的僵化与八股取士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每一门学科变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每一个学生也变成了相同的模样。

学科没有了她独有的魅力,学生亦然,

但殊不知,我也将学科变为了一种工具——我其实一直认为的历史是没有人性的,但我错了,她比我们所有人,都有人性。

我拿历史作为武器想去与全世界为敌,但我不知道她也会疼。

直到那天,我才终于明白了一个路人皆知的道理:

历史是我的良师益友。

是友,滋润的是个人。

是师,滋润的是大家。

我要懂的历史,一定是可以去让人们产生共鸣的历史,我要懂的历史,一定是最家常的历史,最温暖的历史,我要懂的历史,一定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历史,我要懂的历史,一定要是属于人的历史。

我不需要千军万马,我只需要一个窝窝,我不需要金银灌山,我只需要一碗面。

但一种普世的而最能体现时代的历史,一种人人都爱都不反感而最能窥探出世界发展的历史究竟是什么?

关键时刻还是考母亲——

她指了桌上饭菜

我瞬间就明白了。

因为我知道,那就是老百姓,那就是生活——

生活即史。

而此其中,一个历史男老师让我彻底看清楚史学者的伟大——

史即责任。

他是我们学校的男神老师,一个东北帅小伙,一个体育全才,一个上历史课从不带书却能娓娓道来的才子,一个在课上叫起来所有女生让她们谈爱情观的指路人,一个常常和我们将社会现象的先行者,一个在课堂上为我们修投影仪的暖男。他是那般玩世不恭却又孤傲自立,但当他听说援疆的任务时,这个准新郎官放下了一切,那一句,“学校的先辈们能克服举校卫国的困难,我这点援疆的小小的困难难道都克服不了吗?”那一刻,他无愧于老师二字。

几个月前他走了,去需要他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有一种错误不能犯——

在注重小历史的过程中,我不能忘了大历史。

前有因后有果,这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历史背后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

但不光如此,我更不能忘记了矛盾——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对于历史也是如此。

只有这样,历史,才能起到他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他不曾具备的作用——

至于是什么,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儿时论】史

(三)

你究竟为什么而学史,为什么而读书?

周总理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实,

我们也是一样。

为中华之崛起而学史。

为中华之崛起而明理。

为中华之崛起而务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最后一点,历史不光是大小历史的结合,还有整个民族,国家乃至世界。

我知道。

我对于历史的看法或是定义,已经变了。

这就是历史所带给我的最大意义与感受了。

不过什么是历史?

知道现在,捧着手机码字的我依旧无法用文字表示他。

不过有些事情就不应该用语言表示,

不是吗?


by 落目人

相关文章

  • 【儿时论】史

    (一) 论史,就我而言,有五个阶段,为:知、爱、懂、明、创。单从字面来叙,知即为知道,爱即为喜爱——这是最初学史学...

  • ID702、ID703、ID704《世说新语》人物定位分布:原文

    原文: 15山公大儿著短恰①,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②。时论乃云胜山公。《晋诸公赞》曰:“...

  • 旧时论

    怀念儿时 早春看桃花烂漫, 暮春看梨花飘落, 夏时看大丽花开, 秋时闻桂花香看彼岸花开。 现在 桃树只剩半截枯木,...

  • 【儿时论】乐

    灵魂的交集共鸣才可以创造出人类精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学前班开班前,坐在车上的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 “...

  • 【儿时论】食

    (一) 历史不光是大人物的传奇,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故事。从大历史到小历史的转变,或许对于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

  • 午时论鬼

    我以前特别怕鬼 尤其是最近因为独自生活之后,更是不敢在深夜想起这类话题,可就在刚刚无聊等校车是看悟空传突然想到,鬼...

  • 与时论物

    你向来如此 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 不要管别人怎样论你 做好自己 用尽最后一丝气力 向远方奔去 远方有人等你 还是孤寂...

  • 咎由自取

    一时论一时,此时论彼时。就事论事,今天特堵。感觉自己像一个活物影子!生活在别人中! 感觉是个奇怪的...

  • 写作训练  24 当你遇见意见不合的人

    因为观点不合,我经常与人争论。有时论着论着就论出了道理,有时论着论着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当你遇见观点不合的人,你会...

  • 2018-02-07

    狗玄儿的罗曼史【小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论】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l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