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三局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一所指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三局指的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一厂指的是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矿。
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在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