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汉朝和现代社会比起来,哪一个时代更开放?
你一定会说是现在。
呵呵。
我只知道,汉朝出了好多位平民皇后,而且二嫁、三嫁都不是事儿。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就是二婚嫁给汉景帝的。汉景帝相比他老爹,明显多情了很多,他一共生了14个儿子,3个及以上的女儿。为他生了儿子的嫔妃就有6个,分别是唐姬、贾夫人、栗姬、王美人王娡、程姬和王夫人王兒姁。
总体而言,刘启是个好皇帝,在位期间,开先河,把正牌公主送去匈奴和亲。此外,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在汉文帝和汉武帝间起到了极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嫁给老王的女人
要不是有一个善于钻营的老妈,王娡决不能这样发达。还是那句:世上只有妈妈好。
王娡的母亲叫臧儿,身世嘛,如果要追溯,可以追溯到一个叫做臧荼的人。这个人在西楚霸王项羽风头正盛的时候被封为燕王,臧荼是臧儿的爷爷,起先降汉后来又起兵谋反,这种吴三桂式的左右摇摆之人,通常都没好下场,果然,被刘邦连锅儿端了。以现在的眼光,王娡的政审一定通不过。
臧儿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嫁给王仲。王仲,这名字听上去文邹邹,其实“仲”在古代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孟、仲、叔、季),她嫁给了老王,她生了三个孩子,王娡、王兒姁(念“泥”“许”)和王信。
然而,这个老王却是个短命的,不久病死了。臧儿改嫁,嫁给了一户姓田的人家,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你看,汉朝那时候,改嫁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臧儿的女儿都很漂亮。王娡长大后,臧儿就把她嫁给了金王孙,还生了个女儿金俗(就是这么妖艳的名字)。
汉朝的相士在历史关键性时刻,总喜欢出来冒个泡。某天,臧儿跑出去叫人占卜,相士告诉她:“两女当贵。”然后臧儿就乐了,心想,我果真就是两个女儿嘛,看样子她们前途是大大地好。接着,就发了丈母娘的雌威——强迫王娡和金王孙离婚。
虽然金王孙非常没皮没脸地闹了一回,王娡还是被母亲臧儿送进了皇宫。那还是文帝当政的时候,刘启是太子。
尽管是一个已婚女子,但刘启就是喜欢她,很快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她生的这个儿子就是汉武帝,那时她大约18岁,如果按一年生一个的速度,王娡嫁给太子的时候大概15岁。
15岁,果然是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年纪。
王小七的情敌
王娡是小三么?哦,不,她哪里是小三,她都是小七了。
情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以下是王小七的情敌们。
汉景帝刘启的原配妻子是薄皇后,很明显是奶奶薄姬给配得亲。这样算来,栗姬算是小三,她是出现在刘启身边最早的女人;接着是小四贾夫人;小五、小六是一对主仆程姬和唐姬。
当时的大房薄皇后,她的一生都在打酱油,“无子、无宠”,以刘启能生14个儿子的雄性荷尔蒙来看,薄皇后真的不受宠。做了二十几年夫妻,奶奶薄姬一死,薄皇后立刻就被废了。
小三栗姬登场了,作为小三,她当然没有好下场。
在刘启约16岁的时候,她给刘启生了第一个儿子——刘荣。接着以几乎每年一个的速度,又生了两个。
《美人心计》中的刘启和栗姬她算得上是刘启生命中比较独特的女人,其好妒的个性,最初并不阻碍景帝对她的喜爱。她主要输在这两件事上:1、拒绝了大姑子馆陶长公主的求婚;2、遭遇史上最强大情敌王娡。
贾夫人并不出名,此处特地提她,是因为她有个出名的儿媳妇窦绾。咦?怎么也姓窦?是不是跟窦漪房有点亲戚关系?
有点亲戚关系是真,但也许是远到西伯利亚的亲戚。窦绾是贾夫人的二儿媳,“金缕玉衣”就是从她的墓穴里挖出来的,此外,还有两个出名的陪葬品: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朱雀衔环杯据说还是放化妆品的。
贾夫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彭祖,不是个好东西;二儿子刘胜,“精”力旺盛,一生致力于生儿子,一共生了几个呢?120多个。刘胜当时被封为中山靖王。还记不记得,三国时代刘备号称什么?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三世孙。120多个,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刘备,原来你是这样的刘皇叔。
唐姬和程姬是一对有意思的主仆。正主儿叫程姬,也生了三个儿子,二儿子刘非比较特别,因为她的孙女刘细君是一个极有名的和亲公主,她被汉武帝用作政治工具,嫁给了乌孙国。
三儿子刘端也比较“特别”,据说阳痿,见了女人就生病。
程姬女仆叫唐姬,并非刘启是个女仆控,实乃事出有因。某天,程姬的大姨妈来了,不好侍寝,就派自己的侍女唐姬替她去。第二天刘启醒了倒也不怪罪,却也并不宠爱她。这事儿后来还成了一个典故,大姨妈造访还可以叫做“程姬之疾”。
三个女人一台戏
小七到刘启身边的时候,薄皇后还是皇后,栗姬的大儿子还不是太子,小七连着给刘启生了两个女儿,在低位上,还比不过有三子傍身的栗姬。
小七的转折点出现在生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小七怀孕时,梦见“日入其怀”,就是梦到太阳进到肚子里去了。千古一帝的诞生都是奇特的,武则天出生的时候还满室红光呢。野史《汉武故事》里面说:刘彻出生在七月初七(这个七夕节出生的人薄情异常),刘彻的爷爷汉文帝刘恒还托梦给汉景帝刘启“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彘(意为小猪)。”所以,汉武帝在即位前,是叫刘彘,刘小猪的。这么这个,小七彻底迎来了春天。连自己的亲妹妹小八,生了四个儿子也不眼红了。
刘启有个姐姐,叫刘嫖,是馆陶长公主,很受宠。为啥呢?她不断地在为皇帝拉皮条,她为了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把持权力,不断地给弟弟介绍女人。后来,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如此,卫子夫就是一趟最成功的皮条生意。
栗姬为此愤恨了,所以当刘嫖为自己女儿陈阿娇,向太子刘荣提亲的时候,栗姬无情地拒绝了。
刘嫖是谁?当机立断的女强人啊,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立刻和小七王美人交好,还把女儿许给刘小猪,然后在做皇帝的弟弟面不停地“黑”栗姬。
这事儿导致了两个后果:
1、刘启信了,他试探栗姬,希望栗姬在他百年之后,能善待他的十几个儿子,但被嫉妒冲昏头脑栗姬,刘启就对栗姬渐渐冷淡下来。
2、小七笑了,她暗中唆使一个官员奏立“栗姬”为后,被刘启大怒驳回,深恨栗姬,还废了栗姬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3、小猪胜了。刘彘以“金屋藏娇”的小儿之言,赢得了姑妈馆陶长公主的喜爱,将女儿许配给侄儿以后,这位姑妈兼丈母娘,与王娡统一战线,终于助王娡夺得后位。
七个女人的夺夫大戏,栗姬输的一塌糊涂。
三个女人的夺嫡大戏,栗姬输的一塌糊涂。
王娡的制胜法宝
公元前150年,王娡后来居上,被立为皇后,没多久,七岁的刘小猪改名为刘彻,被立为太子。
这篇王娡的故事,也许在你看来不过是历史后宫八卦,但你细细揣摩,却又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王娡嫁给汉景帝刘启,并非头婚,我们无法得知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冰清玉洁的处女,和一个美丽大方的少妇,哪个更符合汉朝人的心意。但很显然,二婚应当不是王娡的优势。刘启也并不是一个专情的男人,那么她的优势在哪里?情商!情商!情商!
她十分注意和丈夫在意的人搞好关系。馆陶长公主是与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她在栗姬拒绝求婚是迅速补位,与大姑子拉近了距离。据史书所载,王娡当上皇后,窦太后为她请封,“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虽然这件事儿最后被周亚夫驳回,对,就是那个《周亚夫军细柳》的周亚夫,但从中看得出,王娡与婆婆窦漪房关系实属不错。
更重要的一点,王娡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二婚而自卑,连她与金王孙的女儿金俗,在汉武帝继位后,都被大模大样地封为修成君。
所以,你还需要怕《婚姻法》么?
自信的你,应当比任何人都美!
网友评论
恰好最近两三天刚听了百家讲坛讲汉武帝,正好讲到“影响刘小猪做太子的五个女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