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心得
翻转日记38 2016.11.25

翻转日记38 2016.11.25

作者: 陈威Jonathan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16:54 被阅读0次

    【翻轉日記,三十八】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然而,我們做教育的人深陷日復一日的勞作之中往往無法看清自己的身份和這個身份所客觀提供的功能。因材施教的“材”字也因此而被誤讀。誤讀主要有兩方面,第一,認為學生各不相同卻應被培養成某一個或一系列規格的人材。第二,認為教師本身的特質不包含在材這一概念範疇之內。第一種誤讀比較容易理解,學生各有性格特質愛好缺點,發揮所長,補其所短。問題在於補短之事未必比增長划算。學生能非常簡潔快速地算一筆賬,如果不划算,他們不會去做,因為做一件不太有希望成功的事情而佔據了他們其他發展的可能性,是不划算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寧可渾渾噩噩度日也不精專於學業。其實他們是打開眼睛和耳朵等待著某一個心儀的機會的呼喚,他們不願意讓專注力被討厭的知識結構束縛錯過聽見和看見機會的垂青。雖然最終結果大多是等不來什麼,但責任卻不在學生而在教育者設立的便於管理的這套體系和模式,容不得非常規的信息介入。對於第二種誤讀,我們要考量教師的特質。同學生一樣,教師也是各不相同的個體。因材施教也是基於這一點之上。首先是真誠,學生如同孩子,能非常敏銳地鑑別教師是否真誠而不是拿套路來進行誘導,只要感受到了真誠,那麼他們便願意傾聽,教師的才華和知識輸出才會被關注和接納,學生便會獲得有效的指導。如果不真誠,那麼一切都是浮雲,縱然滿腹經綸,博古通今,學生也只是覺得那是賣弄才學,不會有絲毫認同。我個人以為,今日的大學教育也已淪落為基礎教育,或者說這是一件好事,讓學生的學習生涯能夠最終等到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只要學生不喪失對自己的期待,只要教師真誠相對,做成基礎教育又何妨?因材施教,學生是材,教師是材,知識結構是材,硬件設備也是材。拿得一手不一樣的牌,打起來方顯得教育者的水平和智慧。必勝的組合倒是沒啥意思,完美的表演培養不出鮮活的靈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翻转日记38 2016.11.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im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