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 儒道两家(三)老子

作者: _Sagesse_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09:54 被阅读0次

前言:

      儒家刚建姿态挺立的同时,必须还需要一种柔和的呵护,而这种大智若愚、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学问便是道家。儒家追求仁义并不是单纯到忘记现实,而是站在高度的修养之上,即要理解世间一切的恶,但仍然要站在善的立场上。但道家却向往清静无为,关照自己的身心,抛开世间一切纷扰。

道家

      道家,这个词语相对于儒家来说不仅不陌生,反而更让人认为他更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他就是古代中国神秘的力量的源头所在。如果简单点说,他好像要比儒家更鲜为人知一些,道家的武功绝学,道教的画符念咒、趋吉避凶,道士隐秘山间的身心修炼,再加上老子、太上老君以及那本“玄之又玄”的《道德经》,这其中定有一个是你有所耳闻的。我们既然知道这么多关于道家、道教的故事、传说,那这个“道”究竟什么是呢?那我们就先从道家的哲学开始说起。

      就像“儒家”的“儒”字一样,<说文解字>中写到儒:柔也,术士之称。而道家也一样,这个“道”字也有特定的含义,<道德经>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无形无名,我们姑且把他称作为道,勉强可以给他起个名字叫大。道产生于天地诞生前,像是浑然一体的存在。它返化终始,不失其常,不改如初,周行天下而不因此危殆,能生全形体。”这便是老子眼中的道。

        “道”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儒家也有提到了道呢?“道”按照西方人的解释就是 “Road”(道路),这令我想起西哥特王阿拉里克说过的那句话:“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向终点的道路不止一条,但是终点却只有一个”,殊途同归的道理就存在于各个文明的文化当中。中国文化中的道也是这个含义,不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的道有略微的差别,西方人常常强调的是重点、结果、概念,而中国人往往不注重那些,多注重过程。简单点说,西方文化强调终点只有一个,而我们却强调道路不止一条。所以如果这句话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翻译的话:“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这可能听起来会比前者更亲切些。所以儒家有儒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墨家有墨家的道,当然道家也有道家的道。道路是弯曲长远的,是崎岖不平坦的,于是道路与道路之间才会有相交的可能,所以我们会在儒家里面看到道家的身影,也会在法家里看到儒家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并不限于一个国家之内,他同样也能跨越几个世纪,甚至远在异国他乡,例如意大利哲学家马基维里在15世纪写作<君王论>,其思想与<韩非子>的思想别无两样,但是他们不仅时代相隔1700多年,而且所在的地区、文化也是完全不同的。

      路不止一条,而且每条路都是清晰可见的。但终点是什么呢?这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不过好在终点一直都在,一直都存在我们的心中,以一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状态等待我们受到启发。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老子把“道”形容为“玄之又玄”的原因了吧!同理,也可以说,老子受到了启发,于是把自己所体悟的道流传了下来,以给予更多人启发。

      相传,老子离开洛阳过函谷关时忘记带关牃了,而关令尹见老子气色不一般,若仙人下凡,刚好趁此机会像老子请教一番,史记上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不得已写下这本五千余言的道德经,骑着他的青牛悄然离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画像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但道德经的存在却是真的,至于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老子这个人还任有疑虑,因为关于老子的资料实在太少,再加上曾经道教一直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当然除了人物的历史真实性以外,这本<道德经>的内容也同样存在很大的争议。

      首先是道德经并不是传说中的五千字,而有六千多字; 除此之外便是部分语句不连贯,许多章节之间有这一些隔阂,仔细研究会发现并不像是同一个人的作品。接着就是年代问题,老子多次提到 “仁智”,可是 “仁智” 二字是由孔子提出,而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故事来看,好像老子要年长些,但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及儒家的价值观这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而那种提及不像是在说孔子本人的思想,反而更像是在说一种社会的价值思想体系,因此也同样有很多人站在这个角度上认为老子的年代在孔子后。然而,现在想要解开老子这样一位神秘人物的谜团,空谈是没用的。想要了解他的唯一办法就是去阅读他的那本书。

《道德经》古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的书籍销量仅次于全球第一书籍销量的圣经)——源于百度百科

       我相信,只要你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道可道,非常道”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你一定有曾听过,下一句便是 “名可名,非常名。”这样两句简短且有规律的句子便是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以前我是三个字三个字来读这句话的,后来才发现那样读根本没有体现出老子的原意,当这样断句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含义变显现了出来。

       白话来说: “如果道可以说的话,那个道就不是亘古不变的大道;如果那个名可以说的话,那个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道德经>其实不好用现代汉语来解释说明,白话的版本好像无法完全渗透文言的韵味与内涵,所以接下来的句子我并不会一一翻译,希望大家能够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三国时期著名的玄学家王弼解释道: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大概看的懂,重点就是在“指事造形”。道与名如果可以说出来或看的見的话,那么这只是在讲事物的形状与造形罢了,这并不是“道、名”的原本状态,并不是他们平常的状态,他们被人给强加了一个名号,强加了一种意义,而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所以真正的“道、名”是不可以以“道”称之,不可以“名”誉之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言:“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而河上公则注: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揉刚,是其有名也。” 两者所表达的含义大同小异,“无名” 指称的是道的内在本体,而 “有名” 即是道的外在展现。老子在此所要表达的即是“道”的广泛性,以及“道”的整体含义。所以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把这两位哲学家的注疏相结合: 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规律,当他以规律、法则、理念等这样抽象的形态展现时,它就是未形无名的,而这些抽象的形态便是万物之始、大道之本。而当道以天地自然的生长、培养教育、成熟结果、给予或接受抚养、保护等这样外在行动且具象的形态出现时,它便是有形有名的,而这些具体的形态便是万物之母,天地之形位、阴阳、揉刚。

      所以道是完整,凡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必须具备内在与外在。内在是不可见的,那是需要去体悟的,内在与内在的理解是终极的理解、最高的理解,我们称之为“悟”,而对于“道体”的深刻理解我们言之为“悟道”。于是老子之“道”在此能与易经之“道”有一相会处,正所谓: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妙与徼”在此相对应的是“无和有”,王弼注: “妙者,微之极。徼者,归终也。”这里的微之极与河上公所注“要,谓一也”有所相同。简单点倒不如这么说,“妙”涉指的是道的本体,本体是一,是一切的源头也是一切的中心。当我们时常无欲时,我们便可体会来自内在道体的“妙”。如果“妙”是“一”,那“徼”就是万物; 如果“妙”是“本”,那“徼”就是“末”; 如果“妙”是“源头”,那“徼”就是“分支”。当我们打开耳目鼻口,调动我们的七情六欲时,我们看见的就不是一元了,而是多元了。老子告诉我们来自一元的本只能内在中找到,虽然这是一种哲学的思想理论,但到后来便引申出了实践,道家功夫中的打坐、气功无一不与老子的思想启发有关,其实老子这本书也不光光是思想理论,也是一本实践理论,“以观其妙、徼”中“观”的含义应是“观照”在无欲中观照可见的是内心之妙,在有欲中观照便是外在之徼。

        此刻老子的洞见已经相当深刻,但他对于道的讨论任然没有结束,王弼与河上公都注“徼”为“归”,为什么说是归呢?也许一副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老子哲学<道的创生原理>

       因为道生成了万物,而万物又存有道心。所以观万物也如同观道,含义大致相同,只是我们感受的方式不同,此即“妙徼之别”。观万物即是归求道,观心即是观照道,所以我们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发展,都是一种求道行为,即是寻求一条道路。我们已经寻找了很久很久,殊不知老子造就告诉我们了,答案就在源头。而获取源头的方式还有一种,即是观照自己的心灵。往往都是这样,答案不一定只有在身外才能得到,可能你早就知道答案了,它或许就在你的心里。这样的答案并非证实而得来的,我将其称之为“灵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出而异名

        最后,老子也坦白,道是玄之又玄的,是不可思议的。两者都由道生出,两者只是“名位”不同。“众妙之门”涉指的便是“本体的大门”,老子哲学在此无形中就强调了“有生于无”的概念。实际上老子更加看中的是内在的“无”,他更相信内在本体是世界的主导,虽然“无与有”之间会相互影响,但“无”却有着更加多的主动权。

        “无”在老子哲学中好比是“地基”,而“有”是地上的建筑。地基的承受能力与地上建筑的重量是相互关联的,可以没有建筑,地基依然存在; 但没有地基的话,建筑就不得已存在了,若就算可以尚存,那也只是勉勉强强,不可长久的。可见老子的思想中,不光是阴阳、有无还有主动与被动,而主动与被动的观念放在管理学的思想中就是管理与被管理。于是老子在现代还被当做是一本企业家必读的管理哲学书籍,老子思想虽然离我们有几千年之远,但他的思想意义深刻,现代中国哲学家重新发现了他,并为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找到了属于他的新位置。

下一期,我们继续来讨论老子,来谈谈老子的管理哲学。


每月不定期更新,后期视频制作筹备中

欢迎关注b站:_Sagesse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方哲学: 儒道两家(三)老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rm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