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还在我妈肚子里的时候,村里的老太太们预言说,怀的一定是个大胖小子,家里一儿一女,刚好凑成一个“好”字。
我想象当年我妈挺着大肚子走在村头的模样,脸上一定美滋滋的。
结果老太太的预言只实现了一半,我出生了,确实是个八斤多的大胖子,可并不是小子。我看见我妈的第一眼就哇哇大哭,我妈看见我的第一眼也是哇哇大哭。
村里的接生婆有个收费标准:男孩一律50元,女孩只要20元。后来我爸硬是给了人家50元,说不管男孩女孩,他都喜欢。
而我妈因为我的性别问题,要给我取名叫“小烦”,烦人的烦,幸亏后来没被采用。
这些都是后来我妈亲口告诉我的,她讲这些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丝顾虑,坦然得跟讲笑话一样。
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妈跟别人的妈不太一样,因为她完全没有作为母亲该有的温暖慈爱模样。即使我搜肠刮肚地去佐证,也只记得在我生病的时候,她大声责骂我,埋怨我不听话,她日日夜夜照顾我,都快累死了……虽然这和温暖慈爱还是挂不上边儿,但起码我知道我生病的时候,她是发自内心地着急。
小时候我不爱照相,一照相就哭。但我妈特爱照相,每次村里来照相师傅,她都会热情地把人家请来家里,领着我和姐姐各种摆拍。什么葡萄架啊,白菜地啊,都是她钟爱的取景地。我不肯配合,她就往我嘴里塞一块糖,这样虽然我不笑,至少能保证不哭出来。
从小我就喜欢留长发,自己在家里玩的时候,常常在头上披一条毛巾,假装长发飘飘。可每次剪发,我妈必然要逼着我剪得很短很短,像个假小子。每次剪完头发,我都要对着满地的头发痛哭一场,恨不能把我心爱的头发埋进后山,立个碑。
五岁那年,有一天我被我妈送到了姥姥家,过了很久她都没来接我。幸好姥姥家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一起玩的小伙伴,我顾不上想她,有时玩着玩着就把她给忘了。
我混在一堆小男孩中间,跟着他们一起上树,爬墙,插着手在大街上吐唾沫,说脏话。后来被隔壁李奶奶狠狠地骂了一顿,她说我是个没教养的小孩,一点女孩子该有的样子都没有,有娘生没娘养。打那以后,我的嘴里再没吐出过一个脏字,人也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了。
一年后,听说我妈回来了,我赶忙跑去找她,结果发现她的怀里多了一个很小的孩子。我妈告诉我这是弟弟,当姐姐的要照顾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让着弟弟。我点头说好,她就摸摸我的头。我想让她抱抱我,因为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抱过我了,她却说你已经长大了,妈妈抱着你就没办法哄弟弟了。
02.
姥姥煮了一大锅玉米,我一直守在旁边等,灶火烤得我的脸通红,直到玉米熟了,姥姥把锅盖打开,我选了一棒最大的。可我妈重新给我拿了一棒最小的,我眼看着她把那棒本属于我的大玉米拿给了姨娘家的小孩。我没哭也没闹,大人都夸我懂事,我妈的脸上乐开了花。
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吵架,她赌气拿光了爸爸兜里的钱,爸爸火了,她就让我去承认错误,说钱是我偷的。我照做了,虽然爸爸没打我也没骂我,可他看我的那种嫌恶的眼神,很多年里我都没办法从记忆里抹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很多时候我并没有犯错,只要妈妈心情不好,要么对我一通训斥,要么就是一通打骂。每遇到这样的时刻,我就蹲在院子里看家里那只温顺的大黄狗,觉得那只狗才是我妈,而我现在这个妈是被老巫婆掉包了,她原本只是一直胡乱咬人的大黄狗。
小时候我挑食严重,不吃牛羊肉,不吃鱼虾,饭量也很小,所以在同龄人当中总是最瘦小的那个。那时候最喜欢吃的一样东西就是油炸花生米,可我妈不让我吃,她说让人看见我一直盯着一道菜吃,会觉得我没有礼貌,我就不再吃了。
我想我必须学着再懂事一点,这样她就能多喜欢我一点。可我还是错了。
我把能让的东西都让出去了,从不奢望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上学以后就被送到姥姥家抚养,一直努力念书考到年级第一名,也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玩具是一个坏了一只眼睛的布娃娃……
我成功地变成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模样,可还是没能成为妈妈所喜欢的样子。
有一句歌颂妈妈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每次听到这儿我都借引子哭一哭,别人以为我是因为感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因为从来就没得到过。
明明她就在我身边不远,可为什么我从来感受不到她爱我?好像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甚至是家里那条狗,在她的心里都比我重要得多,我存在全部意义就是被忽略……
03.
念中学以后,我开始变得特别叛逆。只要妈妈否定的事,我必定要去尝试一下。我不再尊重她,也并不渴望得到她的认同。她教训我的时候,我直接怼回去,她气得崩溃大哭,我也绝不说一句软话。我无数次地打击她,就像她曾经打击我一样,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幸好那时结交了一帮人品很好的朋友,加上老师的监管,并没有偏离正规。从此以后,妈妈似乎有所改变了。
以往在家里睡觉,每天都是我妈早早地起来,把锅碗瓢盆敲得叮咣乱响,没人可以睡懒觉。可初中毕业以后,赶上放假回家,我每次都睡到很晚才起来,她做好了饭等得再着急,也并不喊我了。有事出门的时候,她就留张纸条,上面写着饭和菜分别在哪个锅里,等她回来我还笑话她,家里就这么几只锅还能找不到饭菜在哪儿!她也并不反驳,下次再留纸条的时候,只写饭菜做好了,叮嘱我多吃点儿。
读高中以后,为了供我和弟弟念书,她和爸爸一起跑到建筑工地去干活,从天蒙蒙亮一直忙到夜幕降临。她的手变得又粗又硬,本来性格就不像个女人,这回连干的活都和男人一样了。再次见到她,她的脸上长了好些皱纹,皮肤也黑了很多,仅存的一点风姿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直到弟弟大学毕业有了工作,父母才在家附近找了份清闲工作,这时候他们已经年过花甲了。
04.
偶尔闲聊的时候,她仍旧和以前一样,你说东她说西,很难在同一个频率上。
有一次大姐给我打电话说,我妈想问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回想一下,确实很久没回去了。
“她怎么不直接问我?”
“她害怕老催你,你嫌烦。”
……
她越来越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了,可我已经过了极度渴求关注的年纪,她也渐渐变老了。
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于爱的需求是不同的,小时候最渴望的是联接,而长大以后却更想要分离。在童年里缺失的那一块注定会成为永恒,烙印在心里,影响着今后的许多选择。
很多人说,童年缺爱的小孩,即便长大以后也很难学会怎样去爱别人。这句话不无道理,我的的确确因此失去了很多。
年轻的时候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好容易懂得追求了又有些矫枉过正。有了孩子后即便付出任何代价,也绝不允许自己缺席女儿的童年,对她的疼爱总觉得不够,大抵仍是在填补自己心里的空缺。
最艰难的时候,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却是打从心底里对女儿的那份爱。可能我真的给不了她太多,可却是我的全部了,毫无保留。
对于一个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有了三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想必母亲遇到的难处更多。一个人的爱要分割成好多份,我知道她给不了我太多,却也是她所能给出的全部。
我领着女儿回家买了些吃的给父母,临走的时候我妈追着我,非往我包里塞钱,我硬是没要。她就在门口扯着嗓子吼我,“你说你花那些钱干啥!家里什么都有,你带着个孩子不容易,把孩子照顾好比什么都强……”
“快回去吧!还是那么啰里吧嗦的!”我走出家门的拐角,忽然之间泪如雨下。
......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是命里注定的血脉相承,彼此成为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经历什么,遭遇什么,唯有家人是这世上最厚重的依赖和牵挂。
也许这就是一家人本该有的样子,也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而我需要做的,是接受生命里那些无法改变的,完善那些尚可改善的,不纠结于过往,不茫然于未来,当下的每一天都尽全力做更好的自己。
如此这般,才算不辜负那个带我来到世上,又为我操劳半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