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散文想法
我可能知道了一个假鲁迅:母亲娶媳妇

我可能知道了一个假鲁迅:母亲娶媳妇

作者: 下一秒D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5:07 被阅读147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很长时间以来,中学生之间都广泛流传着这句话,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都是“谈鲁迅色变”。

    回想自己的中学生涯,似乎也是极怕周树人的。记得初中时,有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冷不丁提了一个问题,大概是“雪地捕鸟”这个情节中的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并让我回答。

    我站起来后哑口无言,看着书上那一段“略有深意”的话,心里只反复想着,捕鸟肯定要动的,不用动词难道用名词吗?

    鲁迅,鲁迅,你何必“弃医从文”,安安静静做个医生,拯救别人,造福社会,岂不美哉!

    那时,从《风筝》到《阿长与<山海经>》,从《社戏》到《故乡》,从《祝福》到《拿来主义》,从《孔乙己》到《纪念刘和珍君》,好像学了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却还是什么都不懂。

    后来,当看到同学写作时开始有意无意使用“大抵忘却了”、“麻木不仁”、“祥林嫂般”、“阿Q精神”等字眼,我长叹一声,鲁迅先生成功地荼毒了当代青少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本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等高大上的形容词和名词上,对他文章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运用了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套路里。

    肤浅,实在是太肤浅了!那时还未发现鲁迅先生有趣的一面,“伟大”一词配上网上一堆严肃的黑白肖像照片,脑海中自动生成了“这个人不好惹”的结论。

    不知从何时起,竟开始喜欢看他的文章,还是会有一些地方看不懂,还是会觉得他严肃,可是,从他的文字中,也读出了一点乐趣。

    鲁迅先生首先是一位平凡的人,然后才是一位伟人。

    26岁时,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被母亲一封“母亲病重”的电报召回,被迫娶了朱安为妻。当他返回日本之后,同学问他回国所谓何事,他只答了五个字:母亲娶媳妇。后来与友人的交流中,他也多次说道:“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

    母亲娶媳妇,不是他。

    在萧红先生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有大量生活化的场景。

    谈到公园,鲁迅先生也并未说不好,就是不去,然后自己给下了个定义:“公园的样子我知道的……一进门分做两条路,一条通左边,一条通右边,沿着路种着点柳树什么树的,树下摆着几张长椅子,再远一点有个水池子。”

    细细想来,此规律适用于大部分公园布局。

    谈到青年人写信的问题,他实在是深恶痛绝:“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青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了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鲁迅先生是一位丈夫,也是一位父亲。

    他曾说:“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说起流传的情书,朱生豪先生和王小波先生是为很多人所熟知的,他们对对方的称呼大胆而合适。鲁迅先生,其实也毫不逊色,在与许广平的关系中,他也会称呼对方为“小刺猬、乖姑、小鬼”等。

    对于自己的儿子海婴,他会告诉萧军先生:“至于孩子,偶然看看是有趣的,但养起来,整天在一起,却真是麻烦得很。”

    也会提一提孩子的趣事,他(海婴)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吧)。”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

    字里行间透出无限的溺爱。病重期间,由于他肺部的毛病,喉咙时常发不出声音,有一回晚间,海婴在门口大声喊着“明朝会”,他想回以“明朝会”,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海婴没听到父亲的回复,扯着嗓子又喊了几声,鲁迅先生在房间狠狠咳嗽了几声,终于用力说出了“明朝会”,海婴听到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鲁迅先生既是大文豪,又是段子手。

    如果说钱钟书先生、林语堂先生是段子手,可能很少会有反对的声音,但鲁迅先生是段子手这回事大概是这几年才开始被发现的。

    虽然用段子手来形容一位伟人始终是不妥当的,但先生说的话,写的文章有时候读起来实在是经典,总让人忍不住多读几遍。

    《鲁迅书简》中收录了很多他生前写给萧红和萧军的信件,其中有一封谈论文界当时的现状,信中说:“文界的腐败,和武界也并不两样,你如果较清楚上海以至北京的情形,就知道有一群蛆虫,在怎样挂着好看的招牌,在帮助权力者暗杀青年的心,使中国完结得无声无臭。”(1935年2月9日上海)

    当今文人概括他骂人的套路,就用了这样一些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品题贴切,形象生动;正对要害,一击致命。私以为并无不妥。

    前几年郭敬明小说流行时,其语录也满天飞,记得有一句是:“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就会受不了。”

    对照看一下鲁迅先生的这句,也是在给萧军先生的信中出现的:

    “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

    因此,倘受了伤,就得躲入深林,自己舐干,扎好,给谁也不知道。”(1935年4月23日上海)

    可以发现,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极其超前的,他说的或写的很多话,在今天也毫不过时,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句子比如:

    “在中国,则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尤其是那些诬陷的方法,真是出人意外。”

    最后,仅以一句话结束此文:伟人之所以成其为伟人,经典之所以成其为经典,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无论是严肃的鲁迅先生,还是有趣的鲁迅先生,都需要我们自己在岁月中去慢慢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可能知道了一个假鲁迅:母亲娶媳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ve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