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桐宝发烧、拉肚子,反反复复好多天。中间突然烧到39度,又逢瓢泼大雨,只好让姥爷冒雨去买药。终于退烧了。
拉肚子之前有所改善,可是姥姥家吃西瓜的频率太高,娃看到也想吃,姥姥舍不得他哭闹,允许吃一点后又拉得厉害。无奈带他回家,养的好一点,去爷爷那里,爷爷又给吃西瓜,还说吃一点没关系,结果又严重了。
有些事杜绝不了,最后累的都是自己。养娃烧钱又耗命。
(2)
七夕时,对于王先生“老夫老妻不需折腾”的论调表示不满。虽然知道是他原生家庭影响的毫无仪式感,可是我们一起生活两年半,好的事情没有影响到他,还是失望。
平常我也一直给他灌输仪式感不需多费事费钱的理念,不是送贵重礼物才叫仪式感。体贴暖心的话、一个拥抱、一顿爱心餐,都是仪式感。
想要仪式,不过是想平淡乏味的日子里多一点爱的记忆,不至于一辈子都没有值得感动的事情。一年又一年的单调重复,毫无波澜,多无聊呀。
我的失望往往遍布全身,由内而外的沮丧。外在表现明显:身体乏力,懒得说话,不想看到讨厌的那个人。
许是为了宽慰我,在我们已经做了晚饭的情况下,他说:“早点我带你去吃饸络面了”。我回他:“那为什么不去?做了饭再说,明摆着不会去的,没有诚意。”
饸络面是他青春记忆里的美味,上次我们一起去吃,已是两年前了,事实上除了不得不送礼参加的酒宴,我们已经两年没在外面吃过饭了。我知道,这也是他能承诺的“最好”了,因为穷,踏踏实实生存已是幸运;我知道,他除了原生家庭没有仪式的习惯,还有没钱的窘迫,没有底气承诺。
从选择嫁给他,我从来不奢求物质的优越,我只要全心全意,我只要温暖的家庭氛围,明明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做到的。我也知道,他以为有钱的舒适是男人应该提供的,我知道他的矛盾和挣扎。
此爱非彼爱,爱也不对等。因为爱,我不得不接受这个分歧,不得不说服自己“息事宁人”。
(3)
他兢兢业业守着小铺,不敢生病,不敢休息。我也渐渐习惯了有心无力,除了自己发现并创造快乐,不再期待他的惊喜和浪漫。
当他做的好一点时,我从不吝啬表扬。就像有朋友说,即便有时男人做了他本就该做的事,我们也会觉得恩赐般的快乐。
事实确实如此,但是谁让我遇到了感情里的“差生”又不想放弃呢?他的起点是那么差,看到有进步自然欢喜。
像老师一样呕心沥血教导,像园丁一定精心培养,终于看到一点希望,不枉深情一场。
(4)
出乎意料,他突然提出一起出去玩。
在景区里看到那个捡废品的老婆婆,因为我给了她小小的尊重而笑的灿烂,她的笑也明媚了我的心。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幸福实在简单。
景区里有卖各式小吃和玩具,都很贵。我拒绝了他要给我买最喜欢的酸辣粉,我们也拒绝了桐宝要玩具,只领了一只免费的气球,可是没一会儿桐宝就把气球弄破了。



好在娃还小,并不执意于某样东西,而是好奇于看到的新鲜事物,没有专属玩具倒也不至于影响游玩。
融入自然,自觉渺小,心胸也更开阔,不再纠结于琐碎烦恼。

(5)
等到夜幕降临,看了炫彩灯光秀,离开。




去吃了他心心念念的饸络面,加足辣椒,鼻涕汗水一起,过后神清气爽。

他把肉片挑我碗里,还没来得及感动,那边开口说:“要不是桐睡着了,就不给你吃了,给桐吃。”不过,一点不影响我的心情。
内心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发现温暖,知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