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中,有多少如萧红一般的女子,丢失了自己,急急忙忙地控制,振振有词地用依赖去损耗两个人关系里的浪漫和轻柔,最终得不偿失地迷失自己,丢失了原先的爱
每每看她的故事,很心疼又很气愤,理解她又替她惋惜。
01
母亲早逝,父亲疏淡,继母薄情,萧红便养成了缺乏安全感和脆弱敏感的性格。这在她日后的人生中也得以体现,一方面渴望着独立自主,一方面却又依赖着不可相信的男人而活
萧红如大多数亲情缺失的女子一般,有强烈的情感依赖症,她把爱情当作救命稻草般紧紧抓住不放。
与有家室的表哥陆哲舜一起出走、与汪恩甲同居同抽鸦片。终于遇到了她一生挚爱的萧军,两人有情饮水饱,挨过了那段穷困潦倒的日子,却没有走向人生的终点。男人的肩膀总是靠不住女人的烂漫。
她得有多么寂寞空虚冷,才能死死抓住一个让自己鄙夷的人不放?此人就是端木蕻良,最终也是没能依靠住,自己不足信,他人岂足信?
惶恐焦虑中她又开始乱抓救命稻草,小她六岁的骆宾基。
为何一定要用混乱的步伐,把人生下成一盘死棋。
02
作者说:“萧红的人生,就像一剁开在崖山的花,越鲜明,就越有一种无依无靠的凄凉。”
岁月荒凉,人事无情,萧红的一生就是一场“逃荒”。心安定的时候,身体在逃荒;身体安定的时候,心在逃荒……
她一生无处落脚,一生不羁,这种颠沛流离、流离失所的日子就是她的生活常态,无处安放的不仅是灵魂,还有她的心,她渴望找到一段爱情来安放她的青春。
她在一年的时间里,给萧军写了42封信。信中满满的全是她对萧军的担忧和挂念。
人生所有的沉浮,她都经历了。她已参透人生苦乐,就像她《呼兰河传》里的那一声长叹:“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终其一生,萧红所寻觅的不过就是立足之处与安心之所,她一生都在“出逃”,逃离那个腐朽的家庭、逃离一个粗暴的恋人,就连她生命中最美好的爱情,也逃不出饥寒交迫的贫困。
“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竟然成为萧红的生活常态。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2)┃为爱而活,为自己而活
03
那个动荡不已的年代,生生死死中,渗透着大悲,大喜,大爱,大恨。
出生苦难的萧红,在她的内心深处,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她是一个敏感脆弱,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爱的人。
萧红写自我却能超越自我,不局限于自怜自哀。萧红是一个身心俱受摧残的不幸女性,一个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灵魂。但她依然向着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来写作。她以自已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冷静地观照自已熟悉的生存环境,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之中。
她的作品透着一种独特的宁静,实际上是一种弥漫着生命的肃穆的热情,这种肃穆因其超越了世俗的空虚和表层的喧闹而益发显得难得和崇高。
萧红有一句话“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她一生颠沛流离,我相信她睡的时间自然极少,她困苦,又被误诊割掉喉咙,实在没过什么好日子。
萧红受过的苦,很多人都没受过,也无法理解,尤其不能理解她两度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嫁给另外一个男人。
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三十一岁,她在日军的轰炸中缺医少药地死去。死时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她的确不甘,不甘心未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我常常想,在她心里,她自己一定是第一位的,不然她不会出逃。她也不甘于年纪轻轻却离开尘世,她还有理想未完成。
04
本书除了萧红,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师钱钟书和杨绛、沈从文和张兆和、闻一多和高孝贞、吴文藻和冰心,都收获了携手共白头的幸福。
爱,是这尘世间最美的花,一旦花开,眼角眉梢都是你,四面八方都是你,上天入地都是你。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笑也是你,哭还是你。经年往事,所有在乎都与你有关,所有幸福都与你相联。不求一世奢华,只求牵手一生。将念,浸于文字里,传情于指尖,诉一份衷肠,暖一段爱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这些都是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愿天下相爱之人,能与爱人携手吟唱出永恒的爱情。在岁月的风云变幻里,珍惜爱,懂得爱。对爱人少一点唠叨,多一点包容;吝啬一点责备,融入一丝关怀;减少一点冰冷,付出一寸温柔。
愿我们都能得到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起在楼前月光下读诗,一起观赏窗外的梅花,一起逗弄怀里的孩子,一起去想去的地方,做喜欢做的事。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
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