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陌生的人坐到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娄烨《苏州河》
初识
对于《苏州河》,相信每一个熟识娄烨的观众,都有看过。1998年拍摄、2000年上映,在千禧年国内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的时刻,它悄无声息的浮现。像娄烨大部分的电影,《苏州河》依然没有拿到内地上映的资格,但却获得了国际影坛的关注与好评,〝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电影等,娄烨踏出个人化艺术电影实验的第一步,而周迅作为初出茅庐的影坛新秀,也捧回一座纪念意义十足的奖杯——〝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第一次看《苏州河》是几年前的冬天,因为李米这个角色从而对周迅饶有兴趣,便搜集她早期的作品,而当时对娄烨这个名字还很陌生,只是依稀记得,大一的时候影院上映《推拿》,跟一朋友去看,朋友在旁边睡了快1个多小时,我被大银幕上手持镜头晃得头晕还是坚持看完,最后记住了郭晓冬的剖腹血流、黄轩和黄璐在按摩店的暧昧温存还有影片结尾尧十三的那首歌。
由此,怀着对演员表演上的期待,看了这部片子。果然,周公子的表演没让人失望,无论是美美还是牡丹,对于都市女青年和清纯女学生的角色特质把握地极其敏锐,两个人物对比鲜明,丝毫没有观感重复,苏州河桥上的纵身一跃和结尾得知真相的哭戏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影片刚开头的一段特写长镜头,冰蓝沉郁的色调、眼睛里闪烁迸发的灵气,气氛情欲微妙,颇有王家卫电影的几分味道。认识了故事里的人物,了解情节,记住了影片开头那几句有名的对白,感慨了爱情的珍贵与稍纵即逝,是当时的大致观感。
后来几年,连续看了娄烨的一些作品,《春风沉醉的夜晚》、《颐和园》、《浮城迷事》、《紫蝴蝶》,便一次次中毒一般地沉溺在娄导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与情感表达中,对其作品的整体美学风格、拍摄、文本语言、配乐插曲等有了统一的认知和体会。从刚开始观影的不适、茫然,到现在的高度适应、着迷,深觉得他的电影作品值得反复体味和推敲,每一次,都可以感知到别样的内容。
第二次再看苏州河,就在几天前。有了先前积累的观看经验,故事情节和表演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影像色彩、后期剪辑以及文本、配乐等方面上,这一次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导演本人的巧思与才华,以下将列举出三处简短的电影片段,分别阐述我眼中看到的《苏州河》与娄烨。
3分钟,一个时代
「我经常一个人带着摄影机去拍苏州河,沿着河流而下,从西向东,穿过上海。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它成为最脏的一条河。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他们靠这条河流生活,许多人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在河上,你可以看到这些人。
看的时间长了,这条河会让你们看到一切。看到劳动的人们,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我还曾经在一条驳船上看见过一个婴儿的降生,看见过一个女孩子从桥上跳下苏州河,看见过一对年轻恋人的尸体被警察从水里拖出来。
关于爱情,我想说我曾经有一次看见过一条美人鱼,她坐在泥泞的河岸上梳着自己金黄色的头发。
别信我,我在撒谎。」
3分钟,影像剧烈晃动,河、人、桥、船、房,故事的所有符号迅速展现,肮脏、凌乱的底层众生相;低沉缓慢的第一人称独白,平实语言的自述,用一种抽离式的旁观视角,揭开了序幕。
单看这段文本,与通常电影的台词语言稍显不同,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某本小说的第一章序言,十分地具有现实主义文学性。苏州河在这里不单单只是一个河流名称,更被赋予了空间和地域意义,成为一个社会和时代的隐喻。
人们依河而居,在这里隐匿、成长,这条河见证了群体的发展、变迁,而河流空间下又包裹着无数个体的故事,生死、爱恨、离别。这段话深刻地点明了人和河的依存关系,用一种见证式的看客视角。每个人都是看客,而每个人也都被他人观看、见证着,最终汇聚,沉入肮脏、陈腐的苏州河中。人是个体、小人物,河是整体、一个时代,小人物的爱恨情仇在时代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和脆弱,难以把控。
开头的影像画面,不禁让人联想起贾樟柯镜头下的三峡、拆迁的房屋和劳动的人民,跳出《苏州河》电影中的故事,这3分钟,同时也记录定格了世纪之交中国大城市的真实样貌、当时人的状态、服饰等。作为95后,总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年代,如今借着电影镜头窥视着、感受着上海一角的呼吸脉搏,像电影恍惚闪烁的剪辑一样,十分穿越。
我被这段独白所打动,甚至可以说是撼动。《苏州河》之后国内文艺片无数,然而影片开头的这段剪辑构思,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厚重、有力、历史的一段剪影。
娄氏影像美学
光影和色调是影响电影画面质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文艺片体裁,叙事节奏弱化之后,导演将所表达的信息,重点蕴藏在影像上,用镜头来讲话,由此〝光影的美学运用〞则成为一位导演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综合体现的关键点。
横向对比来看,在2000年已发行的文艺片作品中,光影色调运用最为娴熟的当属王家卫,同年上映的作品《花样年华》可谓是把光和色用到了极致。哪怕到现在,如要论〝电影色彩美学〞的造诣,恐怕无人能与墨镜王相较。而回过头来看娄烨这部个人色彩强烈的先期作品,与王家卫所追求极致美学所不同的是,他的画面,时时刻刻充斥着「原始情绪乍现的生命力和真实的粗糙感」。
胶片材质给予了画面偏蓝、偏青的冷色调,与影片浮动、忽明忽暗、苍凉渺茫的氛围气质不谋而合,因此即便故事发生的时节是夏季,里面的人物都穿短裙薄衫,但观者仍感觉不到太多饱满剧烈的热情和希望。
光源大多采用自然光源,由于电影里的故事时间点好像都处在黑夜,因而几乎感受不到剧烈的日光和晴天,再加上镜头转场时总有下雨的天气状况出现,时刻都充斥着一种不安全感。纵观娄烨之后拍摄的大部分作品,影片色调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冷〞和〝暗〞的色彩风格特征,这与王家卫电影中大量的红、黄光营造的〝暖〞色感形成鲜明对比。
人物的拍摄方面,大量的中近景和面部特写,从影像持续晃动的表现效果来看,很明显是用肩扛手持(可能有斯坦尼康稳定器可能无)的形式跟踪拍摄,长镜头占据了大量篇幅,再加上电影故事里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法,镜头的视角也代表着主人公的视角,颇有记录片式的味道,这也成为娄烨作品的风格特征之一,并在日后逐渐强化。
画面构图上,娄烨更追求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不太关注所摄内容的平衡和互动关系,非常直接,主体就是主体,因此很多时候会看到镜头直接快要贴近演员的脸部。当然这样子处理,这会给人一种十分原始的、不加修饰的情绪冲击,镜头好像是一双窥视的眼,你看到发生的一切就是故事中人物的日常生活,而演员好像已经融入人物本身,合二为一,眼波流转、一颦一笑、一呼一吸都能被敏锐地捕捉了下来。
可以说,在娄烨镜头下,真实性更大于审美性。而对比王导的作品,明显可以看出导演和摄影师对场景、灯光的精心调配,镜头画面构图极其讲求平衡对称,最终达到精致悦目的视觉成效,符合观者对美的期待。这样对比,并不是说后者高于前者,审美各异,每个导演眼中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怎样的形制,只要内核里有最本质的表达、表现,那都是难能可贵的。
『娄▲▼王』
娄烨曾经的御用女演员郝蕾曾回忆起与娄烨合作拍摄的细节提到:〝娄烨所有的电影都是随机的,他会一直挖你。〞「随机性」「不确定性」带来的是变化和意外,给予对象充足的发挥空间和关注度,镜头下的事物会在某一刻最终迸发动人的生命力,娄烨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我不应该还不放手
音乐,作为电影音响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在贴合影片情绪的前提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烘托影片氛围,有些歌曲的唱词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剧本语言,总结、升华、预示着情节走向,而优秀的电影配乐和插曲选择,同时也代表着导演本人的喜好和品味。
一般来说,电影配乐的形式分为纯音乐和歌曲两种。这部作品中,纯音乐大多采样管弦、键盘等器乐演奏,主要为配合情节营造戏剧张力,总体所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重,其余大部分的声音都来自于背景的人声念白和拍摄实景的自然环境音。
在影片中后段,故事的转折衔接处(对比音乐曲式结构应该叫过渡、过门段落),其中插入的一首流行歌曲,在我看来,意外动人、感染力十足,来自于张惠妹的『解脱』。
『解脱』安插在这里,表面上是为迎合故事剧情走向(男主和美美分手),实际上饱含深意,让人回味、思考。
一个陌生男子殷切地对她回忆牡丹,讲述着从前发生的爱情故事,美美,一个都市里的烟火女子,也许她压根就不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冰冷的城市,等待爱的人,作为女人,怎么不会被眼前这个直冒傻气、无比执拗的男子所打动。
有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美美贴身靠墙,贴上那朵牡丹花,眼神空空,黯然流泪,她在想什么?她为什么会跟摄影师分手,是因为听了马达的故事,又爱上了马达?黯然的又是什么,是在质疑自己的爱吗?她又真的爱摄影师吗?导演没说,但这个剪辑很好,点到为止,像爱情的滋味,无法论证和解释。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影片结局,美美留言到〝来找我吧!〞;男主却说:〝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够回到阳台上去,我的这个爱情故事就可能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着实令人浑身一惊,苏州河上飘荡的一切突然随影片最后几下敲击,肃然落幕。
快20年了,如今再看电影里的这群人,周公子的少女灵气早已被时光磨平,美人迟暮,眼神里多了几分倦意。
娄导和广电的关系渐渐地缓和下来,4月即将上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竟开始启用年轻明星演员(井柏然、马思纯、陈冠希),刚结束拍摄的新片《兰心大剧院》中的演员阵容让人惊喜又意外(巩俐、小田切让、赵又廷),每个影迷其实都打心眼里为他市场的扩宽深感宽慰。
只有他,住在遥远宁静,没有纷扰痛苦的地方,偶尔闪过一张破碎、忧郁的脸庞。
怀念马达,怀念贾宏声。
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 获取更多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