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亦佳
-01-
这是今天早上我和姑娘的早饭。
一碗杂粮粥,一份芝麻小花卷,一份小菜,一份煎蛋,一份水果。
杂粮粥是用破壁机做的,放了玉米榛子、花生、核桃、红枣加枸杞。
芝麻小花卷是前天自己蒸的,放了白芝麻、盐和熟油。一次蒸了二十个,给楼下独自在家带娃的朋友拿了十个,自己留了十个,够娘俩两天半的口粮。
再加上小菜——拌黄瓜,两个煎鸡蛋,煎的时候放了黑芝麻和盐,一份草莓水果,一份味道香浓,营养丰富的早餐,半个小时全部搞定。
自从上学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漂泊多年,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直到近两年,我才过上了能吃上早饭的日子。
呵呵。
这很有难度吗?
很多事情,我们现在看来或许稀松平常,可是对于某些人、某个时期来说,就很奢侈。
不太理解吧?
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好比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有多套房子,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在这个城市里,可能也买不起一室一厅。
后者只是因为懒吗?
也不尽然吧。
只是,某些人的起点,就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也到达不了的终点。
-02-
早上吃饭的时候,女儿问我:“妈妈,我觉得每个花卷都很有味,盐和芝麻都刚刚好啊,为什么你还说没味呢?”
我说:“那你觉得是为什么?”
姑娘洋洋得意:“那是我会挑呗。”
我跟她描述了做这个花卷的简单流程:先把面擀成一个圆的大面饼,然后刷上熟油,再撒上芝麻和盐,最后卷起来切成一节一节的。当然面饼边上撒的配料就少一些,味道就淡一些,要不然油容易被挤出来,也不好卷。
“每次吃的时候,我都是先挑边上的那几节花卷,那些看起来歪瓜裂枣的花卷吃。”
当然了,剩下那些看起来整齐有序、大小一样的花卷就被留了下来,被女儿“挑”走了。
我说:“这下你知道了吧,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吃的都有味,因为那些‘实力相当、颜值较高’的花卷都进了你的肚子了。”
哈哈……
女儿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她笑着,说我是因为最近看书看得走火入魔了,把她当成了输出的练习场,猛用那些华丽的成语词汇。
我觉得,她跟我一样,都是半斤八两,大放厥词。
居家防护,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捱。
谈笑间,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老家的父母。
-03-
年前有一次吃早饭的时候,女儿对着不喜欢的南瓜粥横眉冷对。
老公教育她:“你看你,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天这么冷,早上一碗热乎乎的南瓜粥多好的,又暖和又营养。你都不知道,我们小时候,冬天都是天还黑乎乎的、饿着肚子就去上学,出门前怀里揣个冷馍到学校里去吃……”
这时,我这个猪队友无意间插了一句:“不是吧,这我可跟你不一样,我那时都是吃了饭去上学的,我妈每天早上都是五半点就起来给我们做饭了。”
老公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我赶紧住嘴。正教育孩子呢,我明显跑偏了。
我们俩个猪队友,经常听话只逮一些不关键的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频频跑偏,就像今天一样。
接着教育孩子。女儿硬着头皮,极其勉强地喝完了那碗粥,上学去了。
还是没按捺住我那点八卦的念头,估计当时还想趁机显摆一下自己从小能吃上早饭的优越,上班路上,我又重提起早上那个关于吃早饭的话题。
我:“你们那时候,怎么就不吃早饭呢?”
老公:“大家都一样,都是带个冷馍到学校去吃,上课的时候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掰一口馍塞嘴里。”
我:“我们也带馍,我们上课也偷吃,但也就是把馍当零嘴吃,那时候又没有别的零食。但是,我们基本都在家吃早饭。”
老公没接话。
我接着找优越感。
我:“你说是不是你们那边的人比较懒呀?”
老公瓮声瓮气:“你到了,快点下车——走人!”
中年夫妻,似乎都养成了一种特殊的、非常不好的癖好,就是一逮住机会,就往对方疼的地方戳。
我不是专门的,也不是故意,我只是正当防卫。
别人打你一下,你最好的方式不是忍耐,而是直接怼回去。
这是我在多年婚姻生活中,用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04-
小时候,每天在家吃饭,一日三餐,按时回家,按时吃饭。
夏天放学回家,饭已晾在灶台上,不烫不凉,刚好下口。
冬天放学回家,饭在锅里,冒着热气,一进家门,盛上一碗,边暖手、边下肚。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妈每天早上基本都是五六点左右,起床做饭,洒扫庭院,忙里忙外。
冬天,天亮得晚,妈妈黑乎乎地就摸起来做饭。我们姐弟只要一起床,就能吃上热乎乎、稠糊糊的包谷榛子,就着炝油菜。我们就像一个个小猪喽啰,呼噜呼噜三两下把饭菜刨下肚,身暖心暖,出门呼朋唤友上学校。
那时候,吃饭的事情有父母操心。
等我长大了,外出上学了。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按时起床,上早操,去饭堂吃早饭,然后去上课。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按时吃饭,生活规律而平常。
那时候,吃饭的事情有学校操心。
毕业工作后, 自己租房,自己住自己吃。早上经常不吃早饭,偶尔垫一块面包、啃几块饼干充饥。中饭有时在单位食堂吃,有时在外面吃。晚饭多数就在楼下餐馆就近解决。
那时候,吃饭的事情没上过心。
刚结婚时,老公外派,周末才回家,我的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周末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中饭合并,晚饭基本靠混。
那时候,吃饭的事情也不上心。
有了孩子,吃饭突然成了头等大事。总不能天天夹着个婴儿出去吃饭,首先出门就是个问题,一瞅那个大大的妈妈包、那些出门必备的纸尿裤、水杯、纸巾……想想头都大了。
那时没有外卖,没有美团,可是那时的人也得吃饭呀。
那时候,吃饭的事情愁得我犹如百爪挠心。
我做梦也没想到,人活着、活着,做饭、吃饭一夜之间成了最让我头疼的问题。
左手带娃,右手做饭,就像童话里的世界,因为童话里有田螺姑娘。
我多想回到过去,回到小时候,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05-
有了下面的这段经历之后,我彻底对做饭、吃饭这件事失去了兴趣和勇气。大不了,还可以饿着嘛。
那一次,我就出门了几分钟,买了一块生姜,打算熬鱼汤。出门前,跟一岁多的女儿说好,让她躺在被窝里,盖上被子,我很快就回来。结果,回来时一下电梯,我就听到了女儿大哭的声音。一打开门,小人儿正靠在沙发边,人比沙发稍高那么一点,正在嚎啕大哭,泪水连成了一条线,胸前都湿了一大片……
我赶紧跑过去,抱住这个小泪人,连拍带哄。脑子里同时想起了那些报道:“有家长把孩子自己留在家,孩子在家着急害怕,搬凳子站在阳台上往楼下看,结果摔下楼……”
此时,心里的自责、愧疚、后怕一齐涌上心头,从此我彻底断绝了为了买菜、做饭,扔孩子一人在家的念头。孩子那时以喝奶为主,吃饭为辅,而大人,怎么都能凑合,大不了,就饿一饿。
于是,每到周末,从周五晚上开始带孩子,大多数时候是我独自带。从事警察工作,经常值班、加班、外出的孩子爹,根本指望不上。
那时,我的工作也很忙,周内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周末接着独自带娃。很快地,我的体重迅速从成年后的一直保持的一百二十斤左右,下降到了九十多斤。这个体重,有点对不起我那一米六八的身高。
那时,在那个大家携手迎奥动、奔小康的00年代,三十而立的我,终于成功退化,过上了吃不饱饭,有了上顿没了下顿的生活。
突然感觉无比的心塞。
而且,肚子还老是咕咕响个不停。
又该做饭了。
-06-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比如说,连我最发愁的吃饭问题,也很快帮我回答了。
孩子总会长大,大人的双手总会解放,而我,总会有能吃上饭的那一天。
就像今天早上,再也没有孩子哭着让我抱,追着让我陪她玩。现在的她,或许只希望我是一个厨师,好的厨师,关键时候最好还能变成个哑巴厨师。
我终于过上了能做饭,有饭吃的生活。
而且,只要我话说得够少,饭做得够好,我还可以是个好妈妈。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再一次证明:
我们经历的那些事,即使幸运,即使不幸;即使轻松,即使艰难;即使好过,即使难过;终会逝去。我们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件事,每一段经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成长,都是收获;究根到底,都是生活。
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有时候,我们被迫选择;有时候,我们无奈选择;有时候,我们甚至没的选择;这些,也都是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那么一段艰难的日子,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我也终于懂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人间烟火气,最识凡人心。
我好想回到过去,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