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有图有"真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87d3c27ac1b371a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3100e21e5ea3f70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1a2f637cd92f42c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a52a8c61260e8b0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10ee203e96dbabd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bba2f9c111daedb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48360267ef6ebc9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c4703e76d1ebb2c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ec3f03348930164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8283/0290088484f4220b.png)
看了上述图文,有人可能要反问易中天先生了,怎么能说我大中华没有科学精神呢?现今地球上已经普世的科学精神哪儿来的呀,难道只有西方才有科学精神?贵酒啦,牧羊啊,数典忘祖!如果是一般人口出如此"狂言",早就被喷死了。也只有易中天先生在当前大张文化自信旗鼓之际,敢公开说这话,而且还是当着科技大佬柳传志先生的面说的。柳传志当即指出儒家有"格物致知"科学精神,竟被易中天当场毫不客气地以滔滔不绝的演说打断。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就能看出,那场谈话节目,易中天和柳传志的好像互相拿错了剧本。
易中天先生在当今时代应该算是一个通晓国学的知名大家。他撰写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著作等身,新近出版的《易中天中华史》中有单独的一卷本《百家争鸣》近10万字,就专门阐释了先秦诸子灿烂的思想。别的不说,就说道家思想。比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人之道, 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显然,上述道家学说里有丰富的朴素的科学精神。
易中天先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何况还有柳传志当场指出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也当然蕴涵了科学精神。
但是,易中天先生却矢口否认中华有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只说一开始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比如,现今中国人早就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楚辞》里屈原的《天问》。《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由于现世的版本各有不同,总计有170多问,在中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独一无二,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按常理,柳传志先生一辈子搞信息产业,让每个中国人都买得起"联想"笔记本电脑,使互联网终端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柳传志先生接触当前最尖端的信息科学技术比易中天要广得多、深得多,对中华传统文化里有没有科学精神的体会要比易中天要切实得多。如果要说中华传统文化里没有科学精神,也应该是柳传志先生说出来。
恰恰相反,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易中天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里没有科学精神。通晓信息科技的柳传志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科学精神。嘿嘿,所以我说,这期访谈节目剧本拿错了!
中华传统文化里到底有没有科学精神?
显然是有的。
那为什么易中天先生要公开否认呢,是想出名挂号吗?
肯定不是。
易中天先生早已经是中华名人了,事业上、思想上、精神上、人身上和财务上已经完全自由了,无须妄言乱语以图虚名。
那又是为什么呢?
本人大胆揣摩三点原因,不一定对,也不展开讲,点到为止。
第一,科学精神归根到底是实践精神,说得天花乱坠没有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要看到科技创新实践的成果。大家可以看看现在我们的吃喝住用行学、生老病死喜悲,所能用到的器物有哪几样科学原理是我中华原创、发现和发明的。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科学精神是没有什么用的,尤其是科学原理更不能立刻换来钱物。但正是这些无用的思想才能激发人类创造出实用性的技术和器物。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就是指技术或工艺,"无"就是科学精神或科学原理。"天下万物"就是人类日常用的器物。没有科学精神去探究科学原理,就不可能有新技术新发明,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新事物和新世界。在这里,无用的科学精神才是最高价值中的"道",是创新万物之源。
第二,文化自信的根本还是价值观自信,自信的价值观不仅需要本国人一致认同,还需要全人类共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里有没有普世的科学精神,不由我们一家说了算,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认可。民族文化自信不是自说自话,还需要其他人欣赏和认可。中华文化要为全人类所共同接受,弘扬之路可能还很漫长!
第三,只有知道的人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易中天先生熟知中华传统文化,有极高的中华文化造诣,对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了如指掌,又学贯中西,所以,爱之深、责之切。他深爱着这片深厚的土地,所以眼中才饱含着切责的泪水!他可能真心希望他说出来的这段话都是错的,期盼着有朝一日中华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之首,不再被人又卡脖子、又穿"芯"。
网友评论
🌺🌺🌺
🌺🌺🌺
早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