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慢醒集读书读书笔记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界定问题——《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6)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界定问题——《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6)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20:51 被阅读144次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提高写咨询报告效率的秘诀是:

1.界定问题

2.有条理地搜集和分析数据,转换为金字塔的形式

【第8章 界定问题】

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是否有差距。

由某一特定背景导致的某一特定结果,称为非期望结果(R1,即现状,Undesired Result)。

“问题”是指你不喜欢某一结果(比如销售额降低),想得到其他结果(比如销售额增长),称为期望结果(R2,即目标,Desired Result)。

解决方案则是指如何从现状Rl到目标R2。

以上界定问题的方法称为连续分析(统计学上称为序列分析),是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帮助你为以下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界定问题

1.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 问题在哪里?

结构化分析原因 

3.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寻找解决方案 

4.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说明框架中的各要素;

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你回答以下3个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R1】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R2】

界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入手,你可以确定读者的问题是什么,并寻找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通常从改变现有结构和流程,即分析切入点/序幕这里入手。

把“界定的问题”写成序言

界定问题框架的最大好处是,如果你准备把解决方案写成文字,可以很容易地把界定的问题转换成序言。

只需遵循从左到右再往下的原则,把读者最后了解的事实作为序言的冲突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在前面的部分已经看到,需要确定4个要素后才能界定问题,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这4个要素分别是:

切入点/序幕(Starting Point/Opening Scene) 

困扰/困惑(Disturbing Event)

现状,非期望结果(R1,Undesired Result)

目标,期望结果(R2, Desired Result)

4个要素一起讲述了问题是如何被展开的戏剧性的故事,你可以把这些要素当做戏剧的术语来理解。

切入点/序幕 在序幕阶段,尽量作简单的设想和简短的描述,等到写序言时再展开。

困扰/困惑 某些事件的发生困扰了结构或流程的正常运行。困扰/困惑是指现在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将发生的事件,它对序幕中介绍的相对稳定的背景构成威胁,并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现状,Rl)。

困扰/困惑产生的原因有:

外部原因 结构或流程所在环境以外的地方发生的变化。

内部原因 公司内部的变化。

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 自己认识到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发生变化。

Al(现状,非期望结果) 指读者需要设法解决或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有可能抓住的机会。

R2(目标,期望结果) 读者希望其现有的结构或流程产生期望结果(R2),而不是非期望结果。

发掘读者的疑问

展开问题的基本内容后,下一步就是寻找读者的疑问。读者在你阐述问题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疑问。他只是想知道如何从现状(Rl)到目标(R2),还是已经决定了怎么做?情况不一样,疑问也不一样。

一些作者犯的严重错误,就是在写文章时,不能确定读者是否已经采取了措施。其实,如果知道读者采取措施的时间,以及该措施是如何影响文章要回答的疑问的,将大大简化序言的写作以及以后的推理过程。

开始写序言

界定问题框架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绝大部分问题的构成要素,因此很容易把这些要素用于序言中。只要遵循从左到右、再往下的原则,读者最后看到的通常是冲突部分。

我们应该做什么(1)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2)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3)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4)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5)

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战略(6)

我们存在问题吗(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界定问题——《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m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