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读书文惠书屋
《论语》讲堂留影127

《论语》讲堂留影12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21:09 被阅读0次

    2024-1-5 一百二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雍野篇》的第八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一章通过孔子与季康子的一段对话来评价仲由、端木赐、冉求三位弟子,孔子认为这三个弟子都有治国理政的才能。
    仲由就是子路,端木赐就是子贡,冉求就是冉有,这是孔门的三个优秀弟子,我们前面都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重点说一说季康子。
    季康子就是季孙肥,姬姓,季氏,名肥,是季桓子之子,谥号为康,在《论语》里经常称他季康子。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世袭正卿,主持鲁国的国政长达24年,基本上和鲁哀公在位的时间是重合的。他们一个是强臣,一个是弱君,所以鲁国在春秋晚期的发展和走向,基本上都是季康子主导的。
    季康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战,正是因为如此,当年他的父亲季桓子一度打算取消他季氏宗主继承人的资格。那季康子的办法儿也很简单,直接把竞争对手给干死了,连鲁哀公拿他也没有办法。
    在季氏几代的宗主之中,季康子与孔子的交往是最密切的。所以《论语》里记载了很多他们之间的对话。
    实际上孔子之所以结束周游列国的这种状态,就是季康子把他召回到了鲁国。
    因为孔子的弟子冉有在鲁国与齐国的战争中作战比较勇敢,受到了季康子的赏识。季康子问冉有,你的这个军事才能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学习的呢?冉有就说我是跟老师孔子学的。季康子就追问,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冉有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就把孔子夸的神乎其神。那季康子又想起当年他父亲季桓子也提到过孔子,说,“相鲁,必招仲尼”,就是说你想在鲁国发展壮大,必须召回孔子。因此,就立即派人请孔子回国。这一问题的细节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
    根据《左传》记载,孔子返回鲁国的时候已经是68岁了。孔子以国老的身份回到鲁国,季康子对他非常尊重,经常向他咨询一些行政事务。而孔子的弟子,像子路、子贡、仲弓,当然还有前面我们说过的冉求,都先后在季康子手下任职,成为季氏政权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季康子比较突出的才能就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他经常向孔子了解孔门弟子的情况,来网罗搜集优秀的人才为己所用。这一章的对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进行的。
    季康子虽然把孔子奉为国老,遇事爱征求他的意见,但是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仍然有着自己的判断,我行我素。比如,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学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子路受季康子的委托,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了一大通道理,强烈的反对,甚至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但是季康子最后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季康子主政后期,由于鲁哀公为人比较荒诞,逐渐失去了民心,而季康子则不断推行内政改革,缓和矛盾,进一步确立了“三桓”在鲁国的优势,季氏篡权已经是箭在弦上。后来鲁哀公企图借助外力来清除“三桓”的势力,结果季康子率先发动,将鲁哀公驱逐出境。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就是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可以从政吗?这实际上是季康子在给自己选家宰。我们前面说过,家宰是一个平民做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了。孔子说子路行事果断,执行力很强,从政这件事儿对他来讲,“何难之有?”轻而易举。
    季康子接着问,那子贡能不能来给我当家宰呢?孔子说,“赐也达”。“达”就是通达的意思。关于通达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通情达理,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谨慎的处理政务;第二种说法,就是通权达变,古人讲权变之术,解决问题一定要灵活,要知道变通。那孔子就说,子贡这个人很通达,从政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也是轻而易举。
    季康子又问,冉求怎么样呢?能不能去做官呢?孔子回答他,“求也艺”,这个“艺”就是“六艺”,就是求他会的东西很多,从政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也是轻而易举。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孔子当时与季康子对话的神态,应该是非常得意的,因为孔子对他这三个学生都相当满意。
    善于从政的,实际上除了这三个以外,还大有人在,比如还有冉雍。因为这时候的冉雍在季氏家里,已经当了五年的家宰。季康子问孔子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一种可能,想找个人替换掉冉雍。
    这个事件的最终结局,季康子选择了冉求。因为冉求会打仗,能带兵,懂管理,又擅长理财,敢于收税。后面这一点,冉求在给季氏当家宰的期间,一心为季康子赚钱敛财,以至于被孔子责骂,一度说冉求被开除学籍了,他不是我的学生。
    在这一章里,孔子除了认为他的这三位弟子都有从政的才能以外,对每个弟子的特点呢,也做了精准的概括。仲由,性格直爽,好用武力,但是遇事比较果断,所以孔子评价他“果”;端木赐呢,通晓人事,能言善辩,是个著名的外交家,擅长通权达变,所以孔子给他一个字的评价“达”;冉求呢,是多才多艺,学问又好,又能治国理政,所以评价他“艺”。
    按照周礼,君上称臣下,老师称学生,父亲称儿子,都直呼其名,就是称名不称字。所以在这一章里,季康子、孔子称子贡等人都是称名不称字的。但是季康子称子路的时候,很特别,连姓带名称仲由,而不直接称由,是在保持君臣大礼的同时,对子路还有特别的敬意。这应该和子路年长有关,因为子路仅仅比孔子小了九岁,这时候的子路已经是50多岁了,在周朝的时候,应该是一个老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