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之治

作者: 读小字 | 来源:发表于2016-12-22 22:34 被阅读130次

魏文侯,名叫魏斯。前面在《三家灭智》中提到的魏桓子的孙子,三家分晋时,魏斯就是魏国的实际执政者。

史学界将三家分晋看作是春秋到战国的分水岭,分晋前为春秋,分晋后为战国,这一年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7年。

进入战国,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首先崛起,强盛于任何一个诸侯,当然也包括后来不可一世的秦国。魏国在战国时代,其人才济济之程度远胜于任何一方,这里我列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大家就知道了:乐羊、西门豹、吴起、商鞅、孙膑、庞涓、范雎、张仪、孟子……

这些人里面,有的是魏国土著,有的在魏国当过官。当然这离不开魏文侯的执政廉明与知人善任。

选择两个典型的例子:

君仁臣直

魏文侯有一天问群臣:你们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我何如主)。大凡敢问这句话的君主都是极度自信的,当然也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手下一片阿谀:那还用问吗,肯定是仁君。

但是有个叫任座的人,比较耿直:您灭了中山,得到中山的土地,不把它封给你的兄弟,而是封给了您的儿子,怎么能叫做仁君呢?

这句话说的也太耿直了,当下气氛就僵住了,当时的风气大概还是先兄弟后子孙的。比如赵襄子就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后,而是立了自己的兄长,就是那个三年之后竹简都找不到了的哥哥伯鲁的儿子为后。

气氛一度僵住,任座也就知趣地出去了。

魏文侯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但是还不死心,接着问翟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翟璜不假思索地说:仁君。

魏文侯想知道理由,于是翟璜答道:臣闻君仁则臣直,刚才任座的话比较坦荡耿直,所以得出这个推论。

巧用逆定理:若满足条件A,则结论B;若结论B,则必有条件A。

这么说,虽然在数学上不太严谨,但是谁又不接马屁呢?何况是这么有逻辑性的马屁,至于逻辑性是否完备,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高!实在是高,既缓解了尴尬的气氛,也开脱了任座。

所以文侯听到这个解释,大悦,又把在外面郁闷的任座叫了回来,以为上客。

文侯选相

魏文侯该立相了,但是不知道该立魏成还是翟璜,于是问李克。

李克礼貌地表示了推脱,说自己地位卑微,不适合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发表意见云云,文侯说你别装了,赶紧说吧!

李克感觉到实在推脱不了了,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

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大意是:那是您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啊。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平时跟谁亲近,富贵的时候跟谁结交,得志时他的作为,失意时他的不作为,贫困的时候不屑于干什么。如果知道了这五方面,那么就足以界定一个人了,还要问我么?

文侯仔细思考了一下说:先生回去吧,我已经有决定了。

李克出来后,碰巧遇到翟璜,翟比较信息灵通,知道文侯叫李克就是咨询相位的人选。于是问他相位定了么?李克完全没有回避:定了,就是魏成。

翟璜不高兴了,同时也不服气地质问:

西河太守吴起,那是我推荐的;君上为邺城忧虑,于是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上要讨伐中山,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拿下之后,没有人能胜任守城的职责,于是我推荐了先生你;君上的儿子没有老师教导,我举荐了屈侯鮒。你看我的简历这么漂亮,我哪里不如魏成?

李克直言:

先生把我推荐给君上,难道是想谋求大官么?君上问我相位的人选,我就是这样回答的啊!之所以知道君上一定要选魏成,那是因为魏成这个人拿到工资之后,把十分之一留给了自己,其余十分之九都用到了公事上,所以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这三个人,君上都以老师对待,而先生前面说的那五个人,君上都以臣子对待,先生怎么与人家魏成比?

一番话把翟璜说得心服口服。

结论

李克真是个人才:对立相之事,魏文侯不问则不说,问了也不轻易说,说了也点到为止,不轻易卷入纷争。真是个老油条!翟璜问他相位的人选,他实话实说,坦坦荡荡。虽然自己当时只是点到为止说了那么几句话,但是能非常精准地预测到了魏文侯的心思,不得不佩服李克识人之智。

翟璜之坦荡也是非常令人欣赏,想什么就说什么,不在心里藏着,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同时看他前面说得那一段话,举荐人才无数,也是个相才。

魏文侯则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不端着,可以看出来,在魏文侯执政的这一段时间内,知人善任,人才济济,大臣之间也是坦坦荡荡,这样的国家不强大才怪!

相关文章

  • 魏文侯之治

    魏文侯,名叫魏斯。前面在《三家灭智》中提到的魏桓子的孙子,三家分晋时,魏斯就是魏国的实际执政者。 史学界将三家分晋...

  • 资治通鉴: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然是一位一流的演员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原文】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资治通...

  • 造成强大魏国衰败的罪魁祸首并非魏惠王,而是一个你很难想到的人!

    一 战国初期,魏国一强独大。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吴起、李悝等人富国强兵。魏文侯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

  • 从一则圆场故事略窥德性实现的路径门槛

    《資治通鑒·周紀壹 》: 「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於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

  • 有感于“君仁则臣直”

    读到“君仁则臣直”时,我颇有感慨。 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不仅尊师守信、以礼待人,还不妄自尊大,能够以仁待臣,以仁治...

  • 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可以看出,魏文侯尊重人才,所以能够吸引人才。 文...

  • 魏文侯

    韩国准备讨伐赵国,来向魏文侯借兵。魏文侯说:“赵国是我的兄弟,我怎么能借兵给你去攻打自己的兄弟呢!”赵国想讨伐韩国...

  • 魏文侯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请求魏国出兵帮助攻打韩国,魏文候说韩国是我的兄弟,怎么能打呢?韩国请求为国出兵,帮助...

  • 笔记‖田子方谈傲慢

    魏文侯太子魏击路遇田子方(魏文侯之师),(下车)向田子方行礼,田子方却没有还礼。 太子很生气,问田子方道:“不知道...

  • 秦国变法:反超的窍门就是比对手更“潮”(上)

    《史记·货殖列传》载:“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盖天下言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文侯之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bu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