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故事、原文、点评三部分
目录
故事:民事不可缓
原文:滕文公问为国
点评:
一、世间无如吃饭难:孟子、周公与姜太公的治国方略
二、富与仁的矛盾与希特勒高福利的破产
三、孟子站在历史经验上的与时俱进
四:治国必须:贯通文化血脉和古代的学校
,五、古代的高薪养廉、按需分配和文化补助
民事不可缓
一
滕文公即位后,请孟子到滕国,居住在荆河河岸、风景优美的上宫馆,给百官讲学,并指导国家改革。
孟子刚一到来,滕文公就赶来迎接,并询问如何治国。
孟子说:“农事是刻不容缓的,《诗经》上描绘说:‘白天赶紧割茅草,晚上搓绳到通宵。抓紧时间补漏房,开春又要种百谷。’百姓在冬季通宵修补屋子,说明对农事是抓得很紧的,政府要注重农事,促进农事,不要过多分配徭役,干扰农事,国家和百姓的收入才有保障。
“百姓的一般情况是: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人才有安分守己的心,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不会有安分守己的心。一旦误了农事,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自然难有安分守己的心,而是为了吃饭,放荡任性,胡作非为,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等到犯罪了,再依法判刑,这跟设下罗网捕捉四处寻食的饥饿的鸟一样,是把百姓当成鸟来捕捉。哪有在位的仁君干这种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然谦恭俭朴, 尊重贤才,劝农耕种,收税合理有节制。
“阳虎说过:‘凡是想富的人,常聚集民财为自己所有,因此不仁爱(为富不仁),而致力于仁爱的人,常广泛施舍接济百姓,因此富不起来(为仁不富)。’阳虎发现了国家对百姓的让利(仁)和国家税收积累(富)之间的矛盾,但他为了富,不要仁是不对的。靠盘剥、欺压百姓得来的不讲仁义的富,终究是维持不久的。阳虎最后被迫流浪国外已经说明了这点。仁和富其实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君主谦恭俭朴,尊重贤才,征税合理有节制,既能避免横征暴敛、杀鸡取卵、奢侈浪费的为富不仁,也可以避免管理松弛,过度让利,使国家入不敷出,无法运行,最终还是百姓倒霉的为仁不富,使国家和人民,都逐步富起来,仁起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呢?先看看过去的税收制度:夏朝,每家分给五十亩地,实行的“贡”法;商朝,每家分给七十亩地,实行的是“助”法;周朝,每家分给一百亩地,实行“彻”法。形式不同,实际上都是按十成收入,国家抽一成的比例,向百姓征税,效果却明显不一样。
“什么叫彻法呢?彻是剥、取的意思;助是借助百姓耕种公田的意思。龙子说:‘田税制以助法为最好,贡法最不好。’所谓“贡”,就是参照几年中的收成,取一个固定征税数,年年不变。它的弊端是,在丰收年景,遍地堆积的都是谷物,保管不好的都浪费了。这时,国家适当多征收一些,统一保管使用,百姓也能负担得起,算不上横征暴敛;灾荒年,各家的收成,连施肥灌溉的成本都顾不住,国家如果依然强制征够这个固定数,号称百姓父母的当权者,就会被百姓怒目而对。因为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动,收获的粮食连养活父母都不够,不得不靠借贷凑足田税,致使老人孩子,饿死在荒郊野外,沟渠之中。君主再施行这种僵化的,不为百姓着想的政策,哪里还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
“我们腾国应该实行什么税收制度呢?周文王治西岐,有两大法宝。一是高级官员们享有世代承袭俸禄的制度,在滕国早已实行了。一是井田制和助法。《诗经》上说:‘雨水啊,先浇灌我们的公田,再滋润我的私田。’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从此诗来看,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行助法。助法是八家农民个人的田地,围绕一块公田,八家农民耕种自家土地时,同时耕种一块公田。公田收入作为国家税收,农民个人的田地收入归自己,这就是井田制和助法。它的好处是,灾荒年,大家都收得少,丰收年都收得多,国家和农民各自调节丰年和灾年的收入,计划使用,符合滕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可以的。
“另外还要开办庠、序、学、校以教育人民。庠,是养耆老,让他们培育后代的意思;校,意思是教导;序,意思是习射。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是地方教育机构。中央教育机构叫‘学’,三代名称相同。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上层注重伦理教育,下边的百姓就能和睦相处。这样实行了,纵然滕国小,不一定能称王于天下,但如果有贤明的君王兴起,必然会来学取这个法,您就会成为王者的老师,影响天下,造福天下。
“《诗经》上说:‘周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它的命运、前景是全新的。’这是对您的祖上周文王的称赞。您努力实行这些,也能使国家涣然一新,甚至创造出像周文王那样一统天下的崭新机遇!”
滕文公非常振奋,回去后,派大臣毕战来,进一步询问实施井田制的问题。
二
孟子叮嘱毕战说:“先生的国君将要实行爱民的仁政,特意选派你来,你一定要努力!仁政必须从划定田界做起。田界要用挖沟、植树等方法标识清楚,田地大小要划分公正,不偏不倚,否则,农民的收入、国家得到的税(谷子)、官员的俸禄(田租)就难以公平,这三者,都依赖于田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暴君和贪官污吏都把地界划分,视为儿戏,好浑水摸鱼。田界划分正确后,怎样分配田土和俸禄就可以坐下来轻松议定了。
“滕国虽然面积狭小,但一样要有官员,一样要有在田野里耕田的农民。没有官员,就没有办法管理农民,没有农民,也就没有办法养活做官员的君子。希望你们在田税上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城实行十分抽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员要额外分配一些供祭祀用的圭田,每户五十亩;家有多余劳力的农民,每户多给田土二十五亩。这样,有宗庙祭祀等额外支出的官员和人口多的农民,可以得到一些补助。在人口管理上,不管是死葬和搬迁都不离开本乡范围,八家农民为一组,共同耕作一个井田,人们出入、劳作相互伴随,抵御盗寇时互相帮助,疾病时互相照顾,百姓自然就友爱和睦了。
“井田的划分上,每一里为一个井田,九百亩,中间的公田、八家私田均为一百亩。农民先把公田的事办完,再去做各自的私事,先公后私,这是官员与农民的差别,这只是一个大概情况,至于怎样更健全和完善,就要靠国君和您了。”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点评]
滕文公做世子时,得到孟子教导、鼓励,对仁政、王道思想念念不忘,通过父亲的丧事,信心更足。一登基,便立即请孟子来讲学,指导国政改革。效果怎么样呢?应该说非常好。
前边我们说过,縢国很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是一个袖珍国,时时面临被吞并的危险。在孟子的指导下,滕文公锐意改革,国富民强,在“八百诸侯并立,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疆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吸引来了大批人才和百姓,“善国”之誉,流传至今。类似于现在的新加坡,城市就是一个国,但很富,人民也文明。总共立国750年。
孟子来到滕国后,滕文公招待得很好,把他安置在河畔的国宾馆——上宫馆内。毛泽东同志1958年8月视察来到山东,还特意问:滕小国的上宫馆在哪里?现在已成著名游览区。
文公向孟子请教如何实施仁政。孟子提了几条建议:重视农耕,合理税收,兴办教育,恢复国有井田制度。
我们看看孟子是如何做的。
一、世间无如吃饭难:孟子、周公与姜太公的治国方略
从“滕文公问为国”到“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是讨论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事的。民事,指农事。
孟子非常懂人性,告诉滕文公,一般百姓,没机会受教育,身处底层,生活艰难,因此,不可能像士那样,遗世独立,有为理想甘居清贫的觉悟,他们的主要愿望,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解决眼下的吃饭问题。
上小学的女儿爱看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纪录片,边看边发表见解。见动物们,在广阔的草原上,忍饥挨饿,相互追逐,跑几天才能捕捉到猎物,饱餐一顿,而被猎捕的食草动物,平时高度警戒、狂奔逃命,干旱季节,不得不冒着水里有鳄鱼、草丛中有虎豹的风险,到水草丰美的湖河岸边,喝口水,吃点草,就说,爸爸,你看它们吃个饭多难。我说,人也是很难啊,从小晚睡早起学习知识,之后,又得辛苦工作,为了什么?吃饭!
袁枚的《随园诗话》载,清朝乾隆年间进士蒋起凤曾撰一幅对联:“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引起共鸣,后人把它改做:“人生只有读书好,世间无如吃饭难”,流传至今。印度的佛陀也说:“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可见吃饭是所有生命共同面对的最基本的难题。
恒产,农业时代主要是指有自己的田地,现在是有个正经工作,生活来源有保障。这样百姓才会奉公守法,规规矩矩,否则必然为吃饭而胡作非为。这就是孔子说的“小人穷斯滥矣”。可见,孟子的仁政学说,首先关注的是把百姓从生存烦恼中解脱出来,非常睿智。所以很多人一看《孟子》第一篇,孟子说:“何必言利,亦有义而已”,就认为孔孟的主张,是不重视生活的乌托邦,这是误读和想当然尔。孟子这样说,只是为了纠正梁惠王一切向钱看,惟利是图的偏颇。因为功利主义的治国,暂时得利,但不会长久。这是被历史无数次验证过的真理。
譬如,周武王初定天下,姜太公和周公一起受封,姜太公建立了齐国,周公建立了鲁国。两人同朝为官,无事时闲谈,互问对方用什么方法治国。军人出身的姜太公说,他将重用、奖励有贡献者。周公说,这方法好是好,恐怕国运不会太久。姜太公问周公,那你用什么方法治理鲁国?周公说,上下礼敬,礼仪治国。姜太公说,国家必然不强。果不其然,齐国发展很快,中途,政权却被在经济管理方面贡献卓著的外来户——田家渐渐取代了。原因就是国内形成了忽略了仁义培养,谁能挣钱、作战,谁有本事的功利主义思潮,导致田家取代姜齐时,“三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没有一人站出来说话。秦国也是如此,宰相赵高带兵入宫,勒死秦二世时,只有一个太监出来阻拦。苏联解体,也是放弃了理想,全民形成了崇尚物质享受的思潮。这就是孟子说的,“上下利交征而国危,”必然被篡权。鲁国则不同,三家大臣把国家的军队都私分了,把国君赶到国外流浪,死在国外,也没人敢公开篡国,因为崇尚礼仪治国,形成了官、民把篡国者一致视为乱臣贼子的强大氛围。《论语》记载,掌权的上卿季氏家族越礼用天子的歌舞团,就被孔子等人站出来公开骂。礼仪的约束,也使代代鲁国国君,都崇尚自省爱民,即使有的做得不是太好,但比其他诸侯国国君,还是守住了底线。因此,鲁国在诸侯国中,富裕而相对安定,寿命仅比周朝短了一年,790年,算诸侯国里的长寿老人了。
那么,周公有没有办法让鲁国既富且强,军事力量一流?当然有。没有这个本事,他能协助周武王推翻商朝?能在周平王时期率军平叛,把半座江山又打了一遍,并建立了陪都洛阳?只不过,做为儒家先驱的他,只愿天下万民安享太平,不屑于为之而已,鲁国,作为诸侯国,也没必要这样做。这就是圣人的仁心所在。孔子因此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中华文明继承了周公这个特点,所以五千年而不倒,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不断的幸存者。
所以孟子提出,治理一个国家,首先要让百姓吃饱饭。否则,难以称作仁者。可见,孟子理解每一个阶层的合理欲望,同情每一个人,并不因自己提倡义高于一切,甚至可以牺牲生命来维护它,就漠视民众的需求,自然比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高明太多,胸襟也广博太多。
能容下不同人的需求,是一个人思想人格成熟的标志。
二、富与仁的矛盾与希特勒高福利的破产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说:‘凡是想富的人,常聚集民财为自己所有,因此不仁爱(为富不仁),而致力于仁爱的人,常广泛施舍接济百姓,因此富不起来(为仁不富)。’阳虎是孔子的旧相识,鲁国上卿季氏的家臣,他在参与季家封邑的管理中,发现了国家对百姓的让利(仁)和国家税收积累(富)之间的矛盾,以及财富流动的部分规律。因此,为了聚集财富,他采取了很恶劣的手段,除了贪污外,还勾结左右,架空了季恒子,并发兵囚禁季恒子,迫令季恒子签订密约,一度成为鲁国的幕后控制人。但结果怎样呢?犯了众怒,被迫流亡到齐国。齐国大夫鲍文子认为此人人品不行,不宜收留,齐王就想把他逮捕,送交鲁国,换取土地。阳虎连夜逃跑到晋国……徨惶如丧家之犬。
因为他不懂得,财富的聚散后边,还有一个义。义是大家公认是合情合理的规则。义和不义,搅动的都是人心,卷起的是大众情绪的风暴,带来的是人心向背。
不义之财,惹众人愤怒,人生之路、国家命运之路,会越走越窄,到处不受欢迎;
仗义疏财,赢得众人拥护和称赞,聚集起广泛的人气,路子越来越广,做成很多事情,财富自然水涨船高。
孟子承认阳虎发现的这个规律,但他看得更透彻,看到了后边的义,因此,提出合理纳税,在国家税收(富)和对百姓的让利(仁)方面,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走上国富民强之路,不因富害仁,也不因仁害富。
历史上,因富害仁的事情很多,因仁害富的事情也不少。譬如,国家、单位高工资高福利,挣一个花两个,很快衰落。希特勒为赢得选举,承诺了选民很多高福利,来拉票。做总统后,福利非常好,普通工人都能满世界旅游,出国坐游轮,但很快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发动战争去抢,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古罗马、二战的日本、意大利等等,都是如此。美国、欧洲国家,正在重蹈覆辙。
因此孟子提出,为了保持财政平衡和富与仁的平衡,仁君应该有这个修养:“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就是说,带头提倡简朴的生活,节约国力,重用贤臣——重用是最大的恭敬有礼,另外,对老百姓的索取要有所限制,合理税收。接着,话题转向第二步。税率研究。
三、孟子站在历史经验上的与时俱进
从“夏后氏五十而贡”到虽“周亦助也”,是讨论合理的税率问题。
孟子通过研究历史,提出了恢复井田制,实行助法为主,助法为辅的税收方法。
这些方法是古代仁君实行的方法,国运都很长,动辄近千年。但随着战国时期争霸加剧,诸侯国为了打仗,称霸,与民争利,都废除了。为了实行愚民政策,把资料也销毁了。销毁资料,是最大的舆论战之一。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譬如为和平演变苏联,西方国家动用各种基金,支持苏联的公知们,抓住其中一点,拼命抹黑苏联历史、文化,结果怎么样?见到国家解体后,并没有迎来富裕,而是民不聊生,当初的公知,除了一些在解体中得利的人,大都忏悔不已。苏联,一个从农业国,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解体前,苏联纵然有种种不是,但还保障了国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免费供给,百姓衣食无忧,是世界上人们羡慕的国家。解体后,除了手中有张选票,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急剧下降,很多年轻女性,甚至留学生,加入了海外卖淫行列。
孟子介绍的历史上的税收政策,大致分三种:
夏朝实行的是贡法。大禹治水之后,国土荒芜,滩涂遍地,荒野处处,难以有整块的田地。因此,只好大致评估产量和亩数,来收取税收。当时工具不行,都是木头制作的工具,人少,开垦出来的土地少,因此分配给农户的地也少,每户五十亩。贡法在当时是合适的。
商朝是助法。井田制。中间一块公田,像水井的井口一样,周围是八块国家分给农户个人耕种的田地,像井沿围着井口。因此叫井田制。这时,青铜和铁器工具、犁开始出现,人口增加,土地开辟出来的也多了,因此,每户增加到七十亩。公田大家一起耕种,作为国家的税收和官员的俸禄来源,然后再一起耕种私田,私田不交税,自己耕种自己吃。因为全靠人力,像犁地等,必须有人拉,有人扶犁,所以八家一个互助组。
周朝开始施行的是助法。后来使用彻法。助法和商朝一样,井田制,公田私田都属国有,土地层层分配,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分给下边的卿,大夫,一直到士,这些人的俸禄都靠公田;农民按人口,一个五口、八口之家分一百亩,这家人有个领头人,去办理领田地,交税,带头生产等任务,称作一夫,分给田地叫授田。国内所有土地,包括分给诸侯、官员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允许买卖,类似现在的责任田。西周工具改进许多,土地开辟出来的多,加上商朝后期连年战乱,人口减少,因此,每户一百亩。
春秋时期,人口增多,田地不够分了,一些公田被占有,出现了井田全部是私田;其次,牛拉犁、铁器大量使用,诸侯和分封有土地的大臣等,在井田旁边开辟属于个人的真正的“私田”,田地开始买卖,互相抢夺,造成周朝处处矛盾重重。譬如郑国宰相子产自卫反击,战胜蔡国,到霸主国晋国求得承认,霸主国相当于现在的北约。晋国和蔡国关系好,就质问他,你凭什么以大欺小,占领人家的土地?子产说,蔡国本是我家的亲戚国,但它不念旧恩,仗势欺人,不断侵犯我国,我们这是替上天教训他。如果说占领不对的话,按当初的分封原则,大诸侯国面积不超过一百里见方,现在大诸侯国,动辄原野千里,这些难道是充话费送的?更何况我们不占有,只是惩罚!晋国大臣告诉君主,人家说得对,于是承认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否则,郑国可能会挨打。子产的口才,令孔子赞叹不已,还作为经典外交案例,教给学生们。所以,西周末年到东周初期,就是孔孟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土地关系的紊乱,国家采取彻法,就是说,你耕种一百亩,取出十亩的收成上缴,作为国家的税收和官员的俸禄。土地的性质不再过问。
但是呢,很多诸侯国,为了谋利,以“改革”的名义,私自变为贡法。就像苏联后期,很多官员,打着“改革”的名义,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打着效率的名义,压缩员工福利,百般盘剥。我们中国历史长,这些东西一看就懂。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玩过的东西。所以网上,护国的网友不断发声,被砖家、“公知”蔑称为“小红粉”“爱国贼”。改回贡法之后,不管你收成好坏,每年都要交这么多。诸侯、大夫的收入自然增长了,百姓却出现了孟子描述的荒年惨相。譬如春秋末年,季康子想试行按亩征税的贡法,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这种不利于农民的变更,冉求私下却支持季康子,落实了这项“改革”,孔子知道后,气得宣布,冉求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都可以敲锣打鼓去攻击他。(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分析了历史正反经验后,孟子提出,文公应该学习周文王在西岐的做法,把贡法,改回井田制的助法,在全国推广,另外,在城市中,可以采取贡法,因为城市主要靠商业,城市周边,土地零碎,无法实行井田,采用贡法,是实事求是的。同时,加上世禄制。减轻农民负担,并为治国精英们,提供稳定的保障,使官民上下和谐,能安心工作,共同推动国家发展。
四:治国必须:贯通文化血脉和古代的学校
“从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是讲文化教育的。
农事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来源,如同泉水的源头;税收,是经济调节的血脉,如同泉水下行的河渠,浇灌到哪里,都有渠决定。这两项,决定着国运和民生,是仁政的重要部分。两部分完成后,饱学的孟子,开始给文公策划文化教育。
照例从历史研究做起,分析三代的教育机构:“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这是乡校,基础教育,类似现在的小学到高中。属于地方主办。“学则三代共之”,学,指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和现在的国学概念不一样),类似现在的大学,是培育治国人才的,夏商周都用这个名字。
校,是夏代的叫法。“校者,教也”。校在古代含有两个含义,一是教,一是效仿。通过教育,灌输知识,来校正一个人的言行和知识。现在通称学校,沿袭了这个含义。可惜,现在的很多学校,忽略了修身这一块。有学,少校(jiào)了。
序,是殷商的叫法。“序者,射也”。射,习射,学习射箭。射箭是一种军事、捕猎技能训练,也是一种礼仪训练,当时农耕不发达,捕猎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孔子时代还有,叫乡射。趁农闲,乡民们一起比赛射箭,先互相施礼,按次序一个个登台,公平竞争,下台后,不管谁第一,谁第二,都欢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周礼•地官·州长》说:“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春季,秋季,所有乡民,都聚在学校——序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射箭。孔子曾把它作为民间寓教于乐的的礼仪训练,大加赞赏。
庠,是周朝的叫法。“庠者,养也”。周文王在诸侯国西岐当领袖时,就像毛泽东在西柏坡,善于养老人,国家拨专款,定期供养给60岁以上的老人衣服,粮食,肉,因此,各诸侯国的人,听说他的福利很好,都跑来了。连清高的伯夷叔齐也闻讯而来。文王把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集中起来,在乡里办学,拜托他们教孩子,养民风。所以叫庠。
孟子说,“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不管名称如何叫,都是为了让百姓懂得如何与人以礼相处。这个解决好了,民间自然就安宁了,和谐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大干快上。
然后告诉滕文公,你就这样干,你的祖上,周文王就是这样干的,最终国家一天一个样,有了崭新的前景,统一了天下。即使在这个虎狼时代,你这个五十里大的小国,不能一统天下,但是,你的国家必然焕然一新,将来有圣王兴起,一定会来学习你这个样板的。你当个王者的师父,是没问题的。
滕文公听完很振奋,回去后,马上派官员来,学习井田制如何做。
五、古代的高薪养廉、按需分配和文化补助
从“使毕战问井地”到“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描述的是滕国开始落实孟子主张。因为井田制已被破坏掉了一百年,谁也说不清,不得不来请教这位大学者。
孟子对来学习的毕战先勉励一番。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你们国君这么信任你,好好干,努力做好!然后告诉他,想实行仁政,要从基础做起,把地界划分清楚,用种树、挖沟等方法,标志清楚,把田地分配公正,然后一切都好办了。不要稀里糊涂,最终酿成相互侵吞,争执的局面。还说,有些贪官污吏,坏蛋,专门干这个,你要小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孟子对人性非常了解,并提出了防范方法。
我小时候,农村分责任田时,有些地方官员就专门这样干。分地,稀里糊涂,边界用一个木橛子钉一下,碰见坏邻居,或者是官员的亲戚,他们半夜去挪橛子。村民为此常发生纠纷。后来,父亲每次分完地,哪怕占自己家一垄麦地,也要起个沟,种上几颗小树。
野人是指乡村农民,又叫庶民。国中,指城市和市郊。其中居住的人,叫国人,现在叫市民。国人生活条件比较好,受教育的机会多,他们像现在一些市民看不起农村人一样,把农民叫野人,或者庶民。野人就是没文化的意思,庶民就是平头百姓的意思。
孟子并没有这种陈腐观念,而是一视同仁,特意交代毕战,要留一部分地,按需分配给官员和人口多的农民家庭。因为官员要承担国家和家族的祭祀活动,国家和家族祭祀在当时是件大事,和战争并列。她既是一种追思先祖的感恩文化、敬上爱下的礼仪训练,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家族春秋两季相聚,增加凝聚力的纽带。规模很大,类似现在的祭祀黄帝陵、还有如叶县的叶姓子孙祭祀大典等,非常花钱,没有经济实力,搞不起来。因此孟子提议多给官员分点,多分的部分叫圭田。圭,洁净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这些官员,因为承担这些文化事务,而负担过重,以至于心里不爽,或者靠贪污受贿去支撑。让他们心里干干净净地,心情舒畅地去为国家做这些事情。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高薪养廉和国家补助文化事业的实践之一了。
对于农户中人口多的家庭,譬如家有兄弟两人,哥哥顶替了父亲的家长(一夫)角色,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弟弟也渐渐长大了,有了劳动能力,但还没到分责任田(私田)的年龄,却因为上学、婚姻,需要大量花费。怎么办?多给他家划分一点。作为弟弟的责任田。这个弟弟就叫余夫。
在乡村管理上,实行一块井田为一组,互助互爱的互助组制度,田地共耕,一起劳动,一起巡逻防御窃贼、野兽,七灾八难相互帮忙,相处日久,就形成一种相敬相爱的社会风气。类似建国时搞的互助组、初级社,或者类似包产到户后的村民组。你说这个行不行?看看解放初的路不拾遗和责任田分配后,农民积极生产,就不言而喻了。在国外,瑞典等西欧国家,搞的人民公社就很成功。
“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孟子最后交代毕战,这是个大概,至于如何做更好,你们在这个基础上,边实践边调整吧。
这是什么精神?不是本本主义,也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一种实事求是、不断革新的精神。
可惜,孟子的试验田太小,否则,中国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地儿,本名苗四海。中国作协会员。畅销书作家。正规出版佛理散文集《悠然檀香》(济南社)、《总有清风》(三联书店)、《晴窗随笔》,受到读者欢迎。国内外多家杂志社连载。后两者在书店和各大网站有售。《晴窗随笔》笔者手中还有几十本,可以提供签字版。现正创作孔子孟子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