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做饭颇有些兴趣,所以买了几本饮食方面的书,其中就有《鱼翅与花椒》,其他的还有《半生不熟》《我决定活得有趣》,先看的就是这本《鱼翅与花椒》,其实它并不是真的是饮食书,而是有点杂文的味道,是一位名为扶霞的英国人,从80年代来中国留学,并从此爱上了川菜,在成都的生活,在成都学做川菜,并在此过程中,对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川菜,对中国各式各样的人,对中国的很多想象,表达自己的看法,颇为独特有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107/7cdd1dc4fe8f9eee.jpeg)
一个英国女孩,在80年代来到成都留学,可以想象会成为围观的中心,那时的中国人大多连外国人都没见过,更何况是一个爱上川菜,要学做川菜的女孩。书中描述的她到处去小饭馆吃各种小吃,去和小饭馆老板拉家常,和他们学做川菜的场景,还原感非常强,那个年代的成都,那个年代的成都菜市场,那个年代的中国。不仅仅在成都,她和同学一起去甘肃的某个小村子过年的场景,描述的也是栩栩如生,那个年代的农村在她眼里的样子,以及小村子里的人们见到一个外国人来到村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和活动,我相信都是她的真实记录。
扶霞是勇敢的女孩,二十几岁的年龄,学着蹩脚的中文,走进各种寻常百姓家,各种邀请她回家吃饭的人家,也去川藏旅行,碰到各种情况,不让通行的情况,和警察以及官员谈,哀求,就好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孩,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受好奇心的驱使,各种尝试,好像知道这只是梦境,怎么都不会有真危险一样。让我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知道不是真的,都不用惧怕。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107/4832c40a25390796.jpg)
但这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生活,所以我很佩服扶霞的勇敢,那种仅仅受好奇心驱使就能勇往直前的勇气,那种相信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乐观,也羡慕人生可以这样的丰富,羡慕可以这样让自己一头扎进陌生里,尽情感受与收获。从书中你感受到的都只是各种冒险带来的感想和收获,丝毫不觉得其中有什么沉重的东西。
对川菜我是陌生的,因为我并不怎么吃辣的,可以说只知道它是辣的。从《鱼翅与花椒》中描述的一个个典型的川菜厨师,一个个成都的普通来百姓中,觉得川菜确实博大精深,光看看就觉得确实会让人回味无穷。扶霞从菜市场的角度来描述美食,就觉得菜市场也变的生动了起来,普普通通的过程通过她的描述也变的趣味盎然,这些侧面的描述也为厨师,饮食这样普通的词汇增加了厚度。
扶霞是一个爱美食的人,所以对川菜的口感,以及吃各种菜时候的嘴巴各个部位的感受都有非常清晰的描述,我因为最近对做菜也比较感兴趣,所以书中一页页看起来,也觉得颇有意思,对于各种调味料的精确使用,对于火候的准确把控,何尝不是一种精确而美好的磨练。生活中能让人孜孜不倦去提升的不仅仅是工作能力而已,还有诸如美食这博大精深的世界值得去探索,这与人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只是一件丰富自己的事情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107/e651ece58da480d6.jpg)
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热情是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乐在其中,给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每一个外出的游子每每回老家,父母总是会做些让你回味的小时候的美食,浓浓的亲情诉诸于精心准备的美食之中。看了这本书,会发现,中国普通老百姓可能并不会看很多书丰富自己的内心,不过我想着那些会做很多好吃的寻常百姓,也会觉得他们也有很丰富的一面。
当然书中确实有很多典型的川菜的菜谱,都是从普通老百姓中询问记录而来,如果你也对做菜感兴趣,也可以参考借鉴,我就想在以后的做菜中多使用花椒,豆瓣酱等这样特别常见的川菜调味品。透过这本书,你一定会对成都以及成都人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书中从扶霞的角度描述有很多成都的普通人,都极其友善热情,乐于分享他们的做菜秘诀。我其实挺喜欢成都的,悠闲的节奏,喝喝下午茶,搓搓麻将,或者去成都边上走走,那都是绝美的风景。软软的四川话,和火辣辣的川菜匹配天下无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