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最传奇的经历,是他一生思想发展最重要的转变时期。
那么,王阳明究竟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其实圣人的道理,天底下事物的对与错,是先天就存在于我们心里,根本不用去外界寻找。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的本原。“心即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到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事例: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再你的心外”。
王阳明和友人一起去南镇出游,忽然看见在远处岩石间有一株高耸入云的大树,树上开满了娇嫩可爱、清香扑鼻的花朵。友人问:这株花树在少有人烟的深山中自开自落,它和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友人本想反驳新学的基本观点,不料王阳明思索片刻,回答:你还没有看这株花树时,花痛我的心一样归于静寂,与世无争,这是我心的表现;当你千里走来看花树时,花的颜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样豁然明亮,这难道跟我的心没有关系么?
这就是有名的“岩中花树”公案。你认为没有看见岩石间的花树,它便不在你心中。它真的在心外么?其实它只是沉寂于你的意识某处罢了。当你看见它时,它的花色花香和你的心一起鲜亮起来。可见它早已在你的心中,只是你没有察觉到。心与物的共同作用才让你看到了花。
你的心与你所认识的对象不可分割。当你看到它时,它同时也唤醒了你的心,当你没有看到它时,你的心与花也同归于寂。心和花这个“物”其实是一个东西,那么心与花之“理”也就是一体的。这就是王阳明心学最根本的原理。
正如佛教教义中所说,众生皆有慧根,故众生皆可成佛。王阳明心学指出了圣贤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人人皆可成为圣贤。因为心即理,人人内心皆存在着良知,皆有圣贤的潜质。每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砥砺进入圣贤的境界。这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非假外求的现实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3793/3f9046da9f823ab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