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之我读圣贤书友会心理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作者: 炜嘉 | 来源:发表于2021-07-10 14:34 被阅读0次

一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二 译文

古时的得道之人,
见解高深玄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因其深藏不可识,只好勉强用以下比喻来形容他:
办事沉稳谨慎,像走过冬天的冰河一样;
心怀忧患意识,像警觉着近邻的袭击一样;
神态恭敬庄严,像做客一样;
态度和蔼可亲,像正在消融的冰一样;
性情淳朴厚道,像未经雕琢过的木料一样;
心胸豁达,像空旷的山谷一样;
个性浑厚包容,像浑浊的江河大流一样;
神态深沉恬淡,像深沉的大海一样;
行动起来灵动,像不知停止的风一样。
谁能够在浑浊的河水中静止下来,然后慢慢地自我澄清呢?
谁能够使静止不动的东西运动起来,然后慢慢地显露生机呢?
遵行道之人不追求富有、盈满。
正因为不崇尚盈满,所以能推陈出新。

三 领悟体会

古时的修道之人,大多会严以律己,做到“外圆内方”是他们的处事标准,不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外表上,注意自己的仪表、精神面貌,言、谈、举、止都要很得体,从来不放纵自己。内在要做到坚定、自信、乐观、快乐。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

四 古为今用

满招损 谦受益,字面的解释很简单,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赢满则亏,所以做人做事要把握好尺度,保持平衡,不必追求所谓的完·每,不追求物质享受,让自己保持在适度的平衡状态下,永远不会因为满而溢出,才有能力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章

  • 跟《道德经》学生活(15)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 ...

  • 道德经摘抄~15

    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 豫[3]兮...

  • 《道德经》第十五章笔记

    【原文】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

  • 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

  •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

  • 道德经(15)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

  • 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 K12-14/15《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

  • 《道德经》兵篇第八章(原第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微妙玄通 敝而新成 (原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

    华夏传习书院~每日传习~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ox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