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愁记忆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原创文字集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作者: 刘彩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18:05 被阅读85次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1、守岁

大年初一的喜庆从年三十晚上的守岁开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年三十晚上除夕之夜,一家人吃过年夜饭,盘脚坐在了热炕上。蒸馒头、煮肉、下饺子,忙了一天的炉灶早已把背后的长炕烧得热气烘烘。

煤油灯挑亮,头发梳得亮光光的奶奶开始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或者三叔从外面拿了纸牌,母亲也放下纳了一年的鞋底子,和我们一起打牌听故事。

奶奶说三十晚上要坐福,一夜都不能睡觉,谁坐得时间最长谁最有福。

害怕没福的我就整夜缠着三叔打牌,脸上贴满了纸条还是不依不饶,父亲母亲则继续和爷爷奶奶讨论长长久久的往事,窗外零星的鞭炮声渲染着浓浓的年味儿。最后,在上下眼皮的频频打架声中,倒在了母亲怀里……

天快亮时,还在睡梦中的我被母亲叫醒,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吃下了两个母亲端来的大年初一第一顿饺子。

奶奶说有个叫“年”的怪兽每逢初一就来跑到村里祸害百姓。人们想出一个办法,用整夜的鞭炮吓走凶狠的“年”。

于是每年除夕之夜,过了半夜十二点,村里辞旧迎新你鞭炮声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鞭炮炸响,碎红满地,满院的洋洋喜气迎来了红红火火的新年,整夜的守岁最完美的结局、最灿烂的起始——开门红,由此而出。

2、拜年

吃过了新年饺子,就得早早起来拜年了。

穿上摸了无数遍的大红新衣服,洗干净冻得通红的脸,快步跑到爷爷奶奶屋里,三个头磕过,“爷爷奶奶新年好!”

一声甜甜的问候融化了两个老人苍老的心,两张暂新的两元压岁钱和爷爷奶奶舒展了皱纹的笑脸一起,被我小心翼翼双手接住,牢牢攥紧!

父亲母亲不等我跪下磕头,一样把压岁钱递到我手里,不忘告诫:“一定要好好学习,快点儿长大!”

两个叔叔和堂叔堂婶都拿着钱起哄让给他们磕头,经不住压岁钱的诱惑,一一磕过,兜里装满了钱,瞬间觉得自己是村里的富翁了,比阿里巴巴拉回了一车的财宝还开心。

后来,结了婚,爱人村里民风更淳朴,拜年习俗传承的格外有特色。

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全家人都要早早起床,提前把堂屋收拾干净,在祖宗牌位摆放好贡品、上好香,地上铺上一张干净的席子,门口桌子上再放上一盘瓜子和糖,留下一人接待或者全家都出去各自结伴磕头拜年了……

先到近门一大家子家里磕头,对着祖宗牌位磕三个头,算是给他们的祖先拜年。主人在家会端出瓜子糖连声感谢抓一把硬塞进磕头者兜里,那股儿真诚的亲热劲儿,在别处很难寻找。

路上成群结队的磕头拜年者途中相遇,都笑着打招呼互道新年好,一年的亲情就在这对别人的敬重与付出中瞬间升温了!

一二十家近门儿人家,都不在一起住,光磕头我们会转上一个上午,等于到各家去串了个门儿,短暂的亲热与问候,诚意满满的祝福,在彼此的笑脸上写满温馨。

拜完近门家,还要拜关系好的朋友家,一个村子一样大的结拜兄弟一二十个,一一拜过又是要好长时间,但每个拜年人的脸上都兴致勃勃,洋溢着春风般的笑脸。

不禁在想:为什么在老家婚丧嫁娶办什么事都感觉那么简单?

因为有善良淳朴、热情好客、融融溢暖的亲情根基,有年复一年把别家当自家的同祖认知。

一家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再难办的事,再大的困难,众人面前也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起出去磕头拜年的,是对门儿奶家的年轻媳妇,娘家是江苏的,说起她老家的初一拜年,小女子回忆满满:

“我们老家初一才有意思呢!小孩们都出去要糖。初一时村里大人都待在家里,只有小孩天不亮就起床,拿着一个大袋子几人结伴就出去了。

到了一家门口,喊一声“恭喜大发财,红包拿来!”主家就知道孩子来讨糖了,赶紧笑着端出糖,一人发上一两颗。

如此一天跑下来,竟能讨来好几斤糖,姊妹几个吃几个月,牙都吃坏了。

也有调皮的孩子,一家里讨几遍,被主家发现了,也不挨骂,笑着说一顿赶跑了。”

言语之间,时隔数年的幸福与快乐依然让她念念不忘!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3、放鞭炮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驱邪避灾、辞旧迎新。

除了讨压岁钱,初一最快乐的,莫过于放鞭炮了。

三十晚上要坐福,有炮也没时间放。

到了初一早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飞快跑到满地落红上,有句俗语叫:慌得像拾炮!说的就是拾炮时的状态和心情。

仔细挑出没放响的装兜里,加上三十晚上捡的炮,能装满一兜,从屋里拿上一根香点上,和小伙伴一起跑出去放炮了。

谁家的大老母猪正在临街的猪圈里睡觉,悄悄走上前,拿出一个炮点燃,“嗤”——炮捻燃烧着飞向猪屁股,正懒睡着的猪一声尖叫,剑一般冲到猪圈另一头,吓得到处跑,再也不敢躺下。

院子里一个绿色带着白花纹的搪瓷小碗,拿炮放在地上,用瓷碗盖住,露出炮捻和一小部分炮头儿,拿香点炮捻,赶紧跑来,“嘭”一声,瓷碗飞起老高,又摇摇摆摆落地了。

也有把炮塞瓶口放崩烂瓶子的,把炮点着扔进水坑里炸出路人一身泥,小时候调皮的恶作剧真是多,却有藏不住的快乐与回忆。

没炮捻的炮则会有另一种用途,从中间折断了,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拈,炮药就滑落下来,一个一个炮折断倒出一长溜,拿火柴一点,“哧溜”一声,一条火箭一样璀璨的光亮刻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而今,鞭炮声不再那么轰轰烈烈炸响在我们耳边,放炮的孩子也越来越少越来越胆小,拜年的方式更是流连在了手机上。

时光匆匆如流水,一年一年在初一的来临无声中溜走,留下的只有满心的不舍与挽不回的追忆。

传统的带着土腥的年味儿,随着岁月植根于心中,化作最深层的依恋,沉甸甸的载着无边温暖!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相关文章

  • 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1、守岁 大年初一的喜庆从年三十晚上的守岁开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年三十晚上除夕之夜,一家人吃过年夜饭...

  • 拜年

    今天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放鞭炮,去拜年。 ...

  • 快乐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要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等等等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 ...

  • 2019-2-5晨间日记

    今天是什么日子 己亥年大年初一, 吉祥如意! 大吉大利!! 一切安好!! 拜年啦!拜年啦! 在这此起彼伏放鞭炮声中...

  • 抢红包这件事,可能是最好的新年俗

    除夕之夜,又是我们传统的守岁之时。每年我们都有好多年俗,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拜年,走亲戚等等。 两三年前,在马...

  • 春节习俗

    过年习俗有很多,过年那天,要置办年货,打扫房间,贴春联,包饺子,守岁,大年初一要拜年,领红包。 今天是...

  • 春节,最有仪式感的节日

    小时候的过年,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年夜饭,贴春联,打灯笼、放鞭炮,守岁等着压岁钱,拜年还有大红包。简单快乐单纯...

  • 四日更:过年

    明晚就是除夕了,除夕之夜,会守岁,过了夜里十二点,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了。 年初一,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

  • 守岁 年关 拜年

    新年第一天,总觉得该写点什么,以体现一下仪式感。毕竟这一天心心念念了好久,特别是如今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年怎么过...

  • 随笔|静悄悄的除夕

    除夕要守岁,守岁要放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声声宣告着新年的到来。 早几年就开始禁止燃放鞭炮,去年终于延伸到农...

网友评论

  • cfb4be37a2ba:拜读欣赏学习!赞/:strong
    刘彩云:@力军_19db 谢谢老师🙂
    刘彩云:@力军_19db 感恩老师支持
  • 刘归真:年味在那里,年味就在鞭炮里,在拜年的道贺声里,在童言无忌的小孩子的追逐孃戏中,农村年味浓浓,
  • 魔女晓月:都是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满满的年的味道
    刘彩云:@魔女晓月 谢谢🙂
  • 凡心尘语:生活需要仪式感,浓浓的年味,满是生活的祝福。
    刘彩云:@凡心尘语 谢谢尘语😊

本文标题:乡情拾忆|大年初一:守岁拜年放鞭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qb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