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行者智慧菩提树下
初修一个法门为主 所有境况销归自性

初修一个法门为主 所有境况销归自性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9:37 被阅读3次

善财见到辩具足师,行礼完毕,开门见山,表明已发无上大菩提心,一如既往请法,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作为行者代表的善财就是这样,把自已境界一再提升,转化净化。

在觉性、在法身慧命上,众生是平等的。不公平是社会意识形态。一定要用心,重法恭敬法,不要被相转了。女众要肯定自己,不是附属品,不要说业障大,自己要成长超越!

辩具足告诉善财她所修法门,叫菩萨无尽福德庄严藏解脱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很多法门,发的那个菩提心,就是自己的菩萨名号,能不能肯定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法界次第道里,我修哪一个法门?我具足的性德是什么?我走哪一条路?

拿出自己的性德、法门出来,三恶道全垮了,地狱就是清凉地。性德展现,贪嗔痴一定消失,到哪里都一样,光明遍照,这是一个信心,一种肯定。要懂得用心,性德才显得出来。

辩具足“能于如是一小器中,随诸众生种种欲乐,如应为出。种种甘美上好饮食,色香味触,悉皆充足。”小器是一个形象,表法相应。一个小器,一个原则就对了。从那个法当中销归自性,销归越好,福报越大。这是无漏功德,不会消失的。

有法一个就可以了。自己有一个法门为主,将来度众生,以这个法门善巧方便,如应为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能销归自性小器。一切众生都是内在的,不要向外看。反观是看里面,不会为世间烦恼。看到外面的境界,要懂得向内,在内心里一定有定位,这在修法中非常重要。

在做功课之前,有没有发愿?先三拜发愿。愿是发在菩提增长上面,第一拜,愿众生未发心者,令发菩提心;第二拜,愿已发心者,令增长菩提心;第三拜,已增长者,令速成熟。这就是修法。打坐,做其他事,也是一样。

功课最后,三拜,进行回向。回向也是那个地方,可以重复发愿的地方。发愿与回向是一体的,针对那个愿的圆满。如何发愿、如何回向,有效吗?做功课时,知道发愿回向,一定有效。

问题是功课是不是真的踏实,在用心的地方,用心一定到心里去。粘在心上,发出作用,就是有效听经有功德,讲经有功德。从哪里放光,从哪里相应,是一定的。每个人听法,各有感受度,一定不会一样!(海云师演华严,圆明心要集13.5)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正能量,智慧识人性!相遇皆有缘,生命大欢喜!

相关文章

  • 初修一个法门为主 所有境况销归自性

    善财见到辩具足师,行礼完毕,开门见山,表明已发无上大菩提心,一如既往请法,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作为行者代表的善...

  • 什么叫觉悟?觉悟什么?怎样觉悟?

    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说的是总持法门,对任何的境界都销归自性,对所有的境界都起疑情。 慈行老师为善财一口气讲了108...

  • 宇宙人生真相

    万法归一,那么一归何处?归于自性,即佛性。八万四千法门皆指归于自性,那才是真我。佛陀在悟道后说:“奇哉,大地众生皆...

  • 千手药圣:药师法门修学记录03(色、息、心法)

    修行,在自身上下功夫,在自心里下功夫,不是到外面寻找法门,外面没有法门,只有在自性当中去建立所有的法门。 修学药师...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外部境况全是自己修来的。若好好修,好的境况就来了;若不好好修,不好的境况就来了。怎么修呢?就是不该做的不得做,该做...

  • 【南怀瑾老师】修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可以长寿

    修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可以长寿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哗》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他说...

  • 2020-10-25

    四弘愿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 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体悟分享

    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体悟分享—— 我们修法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照,返闻闻自性的方法来做功夫最易得力。因为我们娑婆世界...

  • 如梦令.可恨初别已久

    可恨初别已久, 世事难敌铜臭。 借淡酒销愁, 寂寞天涯长路, 归否,归否, 海角伊人可有?

  • 修蓝博士演讲集 第五章四回归自性

    四回归自性 访问者:梅葆卡斯女士以下简称「卡斯女士」 受访者:修蓝博士 修蓝博士:总是从神性得到,你不是从一位上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修一个法门为主 所有境况销归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hk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