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话题人人都已感觉不新鲜了,甚至近乎麻木,大家大多都能坦然接受人生这个最后的归宿,但突然听到身边人的猝然离世,还是多少会有些感伤的,至少我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单位吃早餐时突然得知一即将退休的男同事突发心梗已过世好几天了,心里还是猛地被震了一下。同事是一体育老师,平时心态乐观,爱好健身,是单位有名的骑友,常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和好友骑行全国的照片,很是逍遥自在。而且多才多艺,每逢过节,单位有集体活动时,他总爱陶醉地自弹自唱,给大家送去片刻的欢愉。
同事们说他平时非常健康,什么问题都没有,心脏相当于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怎么就突然心梗,一命呜呼了呢?真是天意弄人,琢磨不透。
今天,这件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唯一谈资,大多也仅仅是表达一下婉惜而已;有的人甚至是漠不关心,不予理睬;有的还是一副调侃的样子,真是乐天派。一个普通人生命的终结除了家人,不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影响,甚至是无声无息。
但我作为一般的同事,心情却没那么平静,毕竟是很熟悉的身边人,吃饭经常是同一个点儿遇到,也经常打招呼。记忆犹新的是几年前的那次单位元旦聚餐,他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聊天,邀请他们第二天到他开发的菜园采摘,做客,玩耍,我在旁边坐着,当时也不怎么熟,也就一直没插话,想不到最后人家还特意邀请了我,我纳闷之余顿生好感,觉得这个人真不错,结果后来我也没去。
活生生的一个人瞬间湮灭于尘世,生前的一切还历历在目,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太多的人早已明白了人生无常,必须活在当下,向死而生的道理,不辜负每一天,努力充盈自己。
但我一直都在想另一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都不懂急救?为什么家里不备急救药?等医院120来太耽误事,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年岁不太大,为什么屡次都不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什么每次关注的热度仅仅心血来潮那么一阵儿?我母亲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突发的,当时我们都傻眼了,慌乱中匆忙拔打了120,也不懂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干等大夫来,结果延误了时机,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悄然离去,顿时阴阳两隔,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不甘。好在母亲年已八十五高龄,也算寿终正寝。
我妈过世后我家里就备上急救药了,过期了随时更换,今天一中午我又在查一些家庭急救药,再一次补脑,提高认识。但对于家庭急救措施来讲,我还是门外汉,虽然也看了些相关视频,但也只是停留在看的层面,不懂具体的实际操作技巧,我想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但说到底还是缺乏生命意识,急救意识造成的。
如意识强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地去学;意识淡薄,只当过眼烟云,不留印象。这些都是为了给去医院腾出时间,留出余地,尽力施救了图个心安,不成也不至于后悔莫及。当然个人能力太有限,而且急救用的都是专业知识,操作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看来社会,国家出手,增强家庭急救意识和能力势在必行。
方方面面关于生命防患于未然的做法,都是人权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此,我急切呼吁和盼望社会和国家有这方面的制度,政策落地,挽救太多不该逝去的生命,最大限度避免人间太多无法弥补的遗憾!
生命之花意外凋零太仓促,亟待积极、科学的黄金家庭急救!愿大家共努力,还原生命本真的活力与光芒!扶助生命之花接续绽放迫在眉睫!生命至上!生命万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