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书本去旅行

作者: 静如水漪12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0:30 被阅读295次

    今天在听《寻人不遇》这本书时竟莫名眼睛潮湿。是感动于作者景仰心中偶像的那份真诚,还是被古人的那份情怀所打动?无法分清。许,兼而有之。

    《寻人不遇》讲的是作者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独自一人朝圣古代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早已被世人遗忘。
    这位古稀老人,带着热爱、景仰和感激,从北向南,一路寻访诗人们的足迹。他在追思中思索,于诗境里徜徉,怀着感恩记录。

    我因此被深深触动。

    诗歌本能温柔我们的心。而随着在尘世间的迷失,任它远离却不自知。

    朦胧诗盛行时期,我曾狂热的爱过。积极地订阅各种诗集,尝试写诗。自认没有文学细胞,却莫名崇拜所有会写诗的人。

    犹记得当时有位学妹,学习一塌糊涂,唯独擅长写诗。她的诗时常见诸报端杂志。后来,竟还出了诗集。为了支持她,我一下买了好几本送给要好的同学。

    曾经,一味的想接近她,仿佛和她在一起就能沾染些许灵气似的。每每和她交谈,都不由流出一副崇拜的模样。那种感觉,不亚于现在小年轻们追星。

    经过向她讨教,我把十八岁少女具有的那种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愫,以诗的形式写了出来,并拿给她看。她以一种悲悯的态度给我提了建议。同时,还对我说了一段话,大意就是委婉的告诉我,写诗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理解得潜台词就是我没有写诗的天赋。

    可我并没因此气馁。依然不会错过各种途径读诗,并尝试理解每首诗的意思,研究作者为何那么写。虽然,最终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却乐此不疲。

    恰在那时,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段话,说诗可以任读者理解,千人千意。至此,这句话成了证明我也能够读懂诗的有力证据。我一再把这个观点告诉身边和我一样热爱诗歌的人,并希冀得到他们的认同。

    由于不甘,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会一个人带着笔和本子寻找灵感,还尝试投稿。当然结局能想象的到,都石沉大海。关于这个,因为虚荣心的缘故,从未对人讲过,今天才敢公开。

    十八岁,看一片落叶望一片云都能落寞伤感半天的年纪。印象最深的是看了琼瑶的《雁儿在林梢》后,不但被主人公的爱情感动的一再流泪,还一度迷恋上了冬天光秃秃的树干。因为那一份寥落怆然,正应了我青春敏感期少女的心境。

    记得那年冬天,一个周末的黄昏,站在院落里用画笔在一张纸上画下了当时的场景(那场景和那本书的封面极像,几只鸟儿在光秃秃的树梢间缓慢飞过);还添了自画像——戴着白色长长围脖,穿着米黄色灯芯绒上衣的我。此刻回忆依然清晰,那是一个少女无处安放的青春,亦配了几句应景的诗。只是未能保存下来。

    而今,离最后一次写诗已有五年。在纷繁的世界里,难免就把心绪交给了人云亦云的喧嚣,再难静下心来细细地去打磨和品味一首诗。

    当然,偶尔遇到,还是会被它的柔美打动,轻易地就能沉浸其中。

    我一直以为诗歌的美,无与伦比。它,是枯燥生活的点缀,不经意间就会飘出一缕馨香拯救我们于乌七八糟的生活况味里。

    当然谈及此,不得不感谢孔子。有了他辛苦收集编订《诗经》,奠定了诗歌的基础,历代君王开始重视诗歌,会写诗成了提拔官员最基本的条件,才有了历代那么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涌现。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我们何不如比尔•波特那样带着诗去旅行?

    当对一处风景不明觉厉,不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只是形式般的走马观花,这样的旅行不久就会让人厌烦。因为各地的风景都大同小异。渐渐我们就会失去最初的那份欣喜和激动。那这样的旅行还有什么意义?

    而当你能够把一束花一片草一处建筑赋予了灵魂和故事,定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关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虽然,我没有转遍全国,更谈不上全球,但国内外也陆续去了不少地方。这两年,对于旅行,突然就有了一种无力感,找不到合适的伴儿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有了所有地方都雷同,再难有兴奋的感觉了。

    最初,我把这个归责于年龄,以为已经到了对任何事儿都提不起兴趣的阶段。现在看来,最主要的还是旅游前没有详细了解那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只是为了旅游而旅游,为了打卡而旅游,就失去了旅游真正的意义。

    倘若我们如比尔•波特那样,先是有了膜拜先贤诗作者的心,哪怕到了一片再寻常不过的玉米地,面对故人的墓吟上一首他的诗,敬上一杯酒,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样的旅途,一定异于常人。

    那么,就让我们先从一本书开始,用它吊足胃口,让我们有了了解某个地方的欲望。然后,带着一颗敬畏的心,欣然前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着书本去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t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