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年初,村东赵氏兄弟二人先后得子,可谓双喜临门,举家欢乐。
赵家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忙时务农,闲时上街摆摊卖点自家编的篮子,斗笠啥的,家境算不上殷实,但糊口没有问题。兄弟俩就住一墙之隔,俩孩子一块儿长大就跟亲兄弟一般无二。
在各自父母的呵护下孩子们渐渐长大,对于教育方式,大哥和二弟各有一套,几年后渐渐有了分别。
话分两头,先说大哥家的孩子,明显的有主见,又能干。当初夫妻俩就狠下心不惯着,刚断奶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他自己的事自己干,从穿衣,吃饭开始学起。
小小的孩子坐在床上自己穿衣服,光一个袖子套进去就很慢很慢,花了不少时间,夫妻俩只是在边上看着并不搭手。
学走路时,大嫂将一个小板凳倒过来,让孩子抓住凳子腿站立起来,她在前面拖着,孩子有时站不稳就坐到地上了,“哇”地哭出来,大嫂也就安慰几句,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接着学。当她干活的时候就放在地上,让他自己爬,他越爬越快,大人前脚刚到河边,他后面就跟到了,大人刚返回到厨房,他已经出现在脚边了。有时候从鸡屎上爬过,有时候爬到猪圈里,身上手上都是脏物,自己还举起来“哦”的一声很好奇地看了下,又爬去给他妈看,他妈也不生气,抱到河边给他洗洗干净也就作罢了,并不阻止他继续爬。
大哥用木头挖了个小碗,削了一副小筷子,让他自己端着碗吃。大人给他示范怎么夹菜,怎么扒饭,起初小孩好几次把菜,饭掉落,吃的嘴上,身上,地上都是,俩口子从不责怪,几次下来他自己就能控制筷子了。
很快,小孩就能自己穿衣,吃饭,走路了。待到五六岁的时候,大嫂教他怎么生火烧饭做菜。小孩没少被油溅到,被热水烫到,夫妻俩虽然有些心疼,从未代替他做,他也渐渐地领悟到怎么做才能避开这些危险。到七八岁的时候已经能熟练地生炉子,炒菜,做饭,下面条,蒸馒头,跟大人做的没啥差别。他跟大人出去镇上吃了碗馄饨,回来就试着做,大哥大嫂也不会呵斥他捣乱,反而显出一副期待的样子,包的都露陷儿了,两口子却吃得很开心。他自己觉得包得不好,想再去镇上吃一次看看到底怎么样的,大哥爽快地给了钱,去了几次,终于包出了“正宗”的馄饨。小孩甚至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缝补,至此,自己照顾自己完全没问题。
当他看到大哥编篮子,斗笠时,提出想学,大哥一口便答应了下来。不可避免的小孩手上被竹篾割破了好多道口子,大哥说:“没事儿,好起来很快的。”
他也跟着大人下地,刨了些坑种豆子,有些撒得多,有些撒的少,大哥从不训斥,只是纠正他下一列注意下。
就这样,长到十一二岁,孩子在磕磕碰碰中学会了不少,大哥夫妻俩很少操心,大哥对大嫂说:“咱儿子自己养活自己都没问题啊。”
再看看二弟家的,同样的岁数,几乎啥也不会,并非孩子笨。
对于宝贝儿子夫妻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吃奶吃到三岁还不断,倒也教他穿衣吃饭,不过衣服穿得稍微慢点,他妈妈就去帮着穿;吃饭吃得掉了筷子,他爸马上抢过来喂;学走路稍微摔着了马上抱起来宝贝长,宝贝短地哄。若是凳子绊倒了他,则会一边哄一边踢凳子给他出气。小孩在地上爬,弟媳妇担心爬到鸡屎里弄脏孩子就抱着走出走进。
至于烧饭做菜,儿子这么小怎么能让他做呢?万一烫到怎么办,万一切菜切到手指怎么弄?干农活,小孩子身子骨还没长好,万一干得累着,伤着了,那可是要耽误一辈子的。
总之,哪怕他自己想干,爸妈也是摆一摆手,一句“你去玩儿吧”。
长到十一二岁,还啥也不会干,看到堂哥会那么多,很是羡慕。有次在大伯家吃饭,他堂哥做菜很好吃,就学了下。小孩其实很聪明,一学就会,回家兴高采烈想露一手,他倒油,他妈说少倒点,他放盐,他爸说,多放点,他要停火了,他妈说还要多烧会儿,最后干脆抢过铲勺自己烧起来。
孩子站在边上委屈地哭了:“我就做个菜你们能不插手吗?!我干什么你们都来挡一下!”
“这不是你不会嘛,怕你做出来的不好吃。” 他爸忙解释道。
隔壁的大哥大嫂听见争吵声忙过来看看怎么回事,这一听马上明白了,大伯为侄子说话了:“二弟啊,你就让我侄子自己动手做做吧,你不要事事都拦着。”
“他不会做才不让他做,这万一伤到了怎么办?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嘛。”二弟固执己见。
“哈哈”大哥笑道:“用鸡蛋碰石头,无论石头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