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小,掌握的词汇不多,理解能力也有限,我给他解释问题时往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来,他才可能听得明白。
至于今天,他是否真正听明白了,我不得而知,或许一知半解吧。以后的日子还长,他可能也会像现在的中学生那样,喜欢跟别人攀比穿名牌,用名牌,攀比谁的手机贵,假期谁去哪里旅游了等等。
那么,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家长要做好表率。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教育是凸显孩子品德的照妖镜,要坚信三观正的父母教养出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孩子模仿能力强,也容易受外界影响,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不在生活中处处攀比的父母才有可能教育出不攀比的孩子。
2、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孩子之所以会互相攀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或者受到了错误观念与行为的影响。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不溺爱孩子,不接受孩子不合理的购物要求,不给孩子买一些超出经济能力或者压根不需要的用品,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像上文我告诉孩子“买东西不是看贵不贵,是看是否需要和适合”,买东西要考虑性价比,就是在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另外,也要让孩子明白,金钱虽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不能唯金钱至上。世上还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比如亲情、友情,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德行、较强的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等等,要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这些东西上面。
3、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教会孩子如何理财。
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教育孩子,即使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也不能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勤俭节约,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理财。
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零花钱,家长引导孩子如何去存钱和花钱。这样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消费习惯,也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
4、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一个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是不会胡乱花钱,也不会乱买一些价钱昂贵却非必需品的奢侈品的。所以,说到底,要想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还是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从根本上进行人格塑造。
总之,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绊脚石、拦路虎,作为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引领他们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要做个学习型和成长型的家长。
注:最近我整理资料时发现了几年前写的一些文字,当时没有发表出来,于是现在在此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