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观点,觉得甚是有趣,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是讨论父母为什么会催婚的时候,一个已经为人父母的女性提出来的。
她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想完成他们的任务。那么换言之,他们将子女看作是任务,而且这个任务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传宗接代,让自己这一脉生生不息。因而,孩子长大还不够,还要他成家生子,自己才算成功,才算有颜面对他人和列祖列宗了。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经验的限制。他们一个人经历了孤立无援孤独的时刻,经历了太多觉得最重要的是情。然后,不想你再经历这样的时刻。另一个是,在那个年代,极少不婚晚婚的,那些个例要么是不被社会认可被排挤的存在,要么就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人。但不管怎样,成为大多数的话,就能享有看得到的幸福。
之前,我一直认为,父母的开心是因着子女的开心。如果,不婚不育让子女开心的话,或者结婚育子让子女痛苦的话,他们是完全可以理解支持的。现在,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的观念里面。
父母会想,你现在的开心,是真的开心吗?难道不是假的开心吗?你现在认为是痛苦,只有痛苦吗?为什么别人受得,你就受不得?为什么别人都这样过下来了,你不这样过?你以后后悔了怎么办?婚姻和生育都是有最佳年龄的,错过了,就仿佛小孩说话错过了关键期,以后再要发展起来就困难重重。要是,你在最佳年龄没想清楚,之后想清楚了,那又该如何呢?你年轻不懂事,做父母的要推你一把。
这些都是真的。不排除一些年少轻狂,之后后悔的,就像现在很多成年人抱怨父母当初没逼他们读书一样。但是,不管后不后悔,这个人生都是自己来过的。而,我们人生的意义,已不再像他们定义的一样,是为了延续,更多是为了体验为了发现为了成就。
其二,人生不论如何选择,都有好有坏,有称心如意时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像月亮阴晴圆缺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必须明白的是,在你面前的两条路,一旦选择了其中一条,另一条的风景就与你无缘了。所以,不管选择如何,都必须慎重。就像不婚也是如此,你一定会有与婚姻带来的欢乐同等重要的东西,才能让你生活下去。
当然,有人说,25虽认为不婚好,35岁选择婚姻,又走上了这条路,不是很尴尬?不,一点也不。你这个时候,在婚姻这条路上和25岁在婚姻这条路上是不同的 你已不是当初的你。这个时候,会更明白自己所求与所要。
不论结果如何,人生自己过,选择自己做,责任自己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