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维克多·弗兰克,著名心理学家,一生出版过30多部著作,曾在维也纳大学担任神经与精神病学副教授,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还在世界游历讲学。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在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于毒气室,而他能活下来堪称奇迹。弗兰克从集中营被解放出来之后,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书。
意义疗法的核心就是:再极限的苦难,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在他进入集中营后,没人在乎他叫什么,没人在乎他的身份地位,他只是一个号码为119104的囚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书稿也被没收了,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正是重写这部书的渴望支持着他战胜了严酷的环境。这也是他在集中营生活中找到的生命意义。弗兰克的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意义,这样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活一辈子,到底是被什么东西驱动的。关于这个问题,两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和阿德勒都提出过不同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呀,内在推动力是性;而阿德勒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财富和权力,内在推动力是自卑。听着都挺有道理,很多人也认为,快乐、财富这些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而弗兰克,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生命的意义。
一般人都认为,集中营中的犯人,除了在极度痛苦和恐慌中度日以外,应该不会有别的体验吧,但弗兰克观察到的囚犯们的心理,包括他自己,可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它分为恐惧、冷漠和恢复三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很多反应是我们这些正常生活的人想象不到的。
弗兰克的反应就是这种旁观者视角,看看自己能忍受多长时间不刷牙不洗澡、严重缺乏维生素、一天只有一片面包、睡眠不足,但事实上他们依然活了下来,肠胃还比以前健康了。
那为什么说紧张有利于精神健康呢?因为当下状态跟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唤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召唤着人们去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人对意义的这种追求,就会让人的内心产生一股精神动力。不管是正常人,还是处在极端状态下的人,这种精神动力都是人们生活最好的支撑。
弗兰克认为,并没有普遍意义这回事,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就好比下棋,不可能有一招制胜的绝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没法替代的,你必须自己找到。
弗兰克认为,成功和幸福,是在你投身事业之后自然获得的,它是一种副产品,你越想要得到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意义疗法就不一样,一旦你找到了意义,你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成功与否也不再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可以说,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所以通过爱,你能够帮助对方认识到他的潜质,从而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第一个方式是从事某项事业并取得成功;第二个方式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即便是面对不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第三个方式是,去爱某个人,帮助爱人实现他的潜能。
意义疗法教给我们的不是控制生命中发生的事,而是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情绪和行动。
体会:
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意义要自己去寻找,不可能完全一样。
改变自己而不是埋怨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