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环》阅读

作者: 在水逸帆 | 来源:发表于2024-09-23 09:06 被阅读0次

慕明的《宛转环》这本书读了很久了,感觉总是晦涩难懂,前二天写了第一篇《铸梦》,今天这是第二篇《宛转环》终于啃下来了。

宛转环的故事从小女茞儿的视角展开。上元灯会爹爹带茞儿看灯,二人却突然走散了。此时茞儿被一位陌生人赠与了宛转环,然后陌生人离去。宛转环造型独特,是一条旋转半圈两头粘结而成的纤细玉带,通体光洁,了无刻痕。爹爹在环壁内发现了玉工名号,原来是前朝的琢玉圣手陆子冈,他使一双昆吾刀,方寸间极尽工巧,名倾天下。借以有限容纳无限的琢空术,具有纵贯乾坤的开拓力。

初读之下让我想到《红楼梦》第一回甑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同样是由于一块不知何处忽然得来一块宝玉引出下文故事,最终同样落得一个一片白茫茫真干净的结局。《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替命运浮沉;而《宛转环》讲述了一个以明末清初亡国为背景,通过对宛转环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和空间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发生扭曲,从而如何影响了个体的命运的故事。

爹爹在按照一幅水墨画来建造园林,爹爹则将宛转环内的景致轮廓描到宣纸上,再将宣纸按照宛转环模样裁成长条,扭结一圈再粘起来。原来茞儿竟是在宛转环的画中游历了一番。

宛转环连续流转和延展,没有折叠或断裂,有限的体积而没有界限,气象万千。宛转环也对应着古人园林中的“琢空之法”,通过巧妙布置风景,一园山林也能容纳广阔湖海。这也启发了祁幼文对“向心、互否、互含”这三法的理解。

故事中“以空无一物而现万千世界”的超现实部分,曲面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它的存在不依赖于背景空间,也不依赖于嵌入方式,曲面的度量决定了自身的内蕴几何。

宛转环首尾精巧相连,一切圆融自然,体现了宇宙的绝妙创意:循环往复、浑然天成。“这样的结构既能使宇宙整体展现完整与自恰,也能让其内部的生命体感到无限开放。”

无论是故事中的宛转环,还是别有洞天的园林山水,闭合的流形结构将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似乎也是一把揭开时间之谜的拓扑之钥。以富有节奏的动能表达时间,象征着时间维度上的一种镜像,“旋转行进的轨迹被无形的力推动前进,不仅空间在旋转间不断转换,生命的线性时间也在流转,建立起过去与未来的连接。”

传承千年流韵的古老“手艺”,鉴证着“漫长自然演化和文化传承中得以开发的人类潜能”。志向存于心,而通于山水之间,在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作品中追寻心灵与自然的合一。面对无法挣脱的宿命,生命的哲思者倾注心血于一生的事业,由技入道,触及永恒。“终究都将于有形有色的空间实体中,见出无形无色的生命之本源。”最后一切归于无限的时空及虚无。

好神奇的推想小说,想象力够丰富呀!

相关文章

  • 流年宛转,宛转流年

    最近,抖音火了的一段文案: 你怀念的是2018年那个夏天,还是2018夏天的那个人? 嗯,我想聊聊前任,好的,今天...

  • 直言与宛转

    如果有时候我的直言伤害了你,请你原谅!我是个比较直接同时刺到你的难堪的时候,请你原谅!其实我比你希望,我的朋...

  • 《芙蓉宛转在中洲》

    工具:毛毡、笔洗、白瓷盘、墨汁、生宣畫紙 尺寸:38*38生宣画纸,毛笔:小中号兼毫毛笔 ,一支小红毛勾线笔。颜料...

  • 芙蓉宛转在中洲

    钱氏池上芙蓉 【明】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 欧阳询写字三十六法,学习书法必备!(下)

    25、回抱 回抱者,回锋向内转笔勾抱也。太宽则散漫而无归,太紧,则逼窄而不可以容物,使其宛转勾环,如抱冲和之气,则...

  • 宛转蛾眉马前死

    蛾眉代指美女!

  •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楞严经》卷四笔记10 原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

  • 宛转蛾眉能几时?

    代悲白头翁 作者: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

  • 哪吒,释意一生

    轻轻散散 莲花降落人间 命途宛转 ...

  • 2020-12-27

    使用“学习五环法”进行高效阅读 一、学习五环法是什么 学习五环法为:学、思、做、教、赢。 【学】本书作者为了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宛转环》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dp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