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创造优良的小气候
在一个运动员和明星比科研人员和消防员更重要的世界里,培养友善而又聪颖的人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却在56号教室营造了一片不同的天地。
(雷夫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可以看出,雷夫老师对美国教育的大气候(社会风气)很不满,批评相当严厉,而且承认教育工作异常艰难(几乎不可能)。美国教育处境如此,真是给我国的某些人当头一棒,因为照他们的意见,中国只要实现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教育就会一片光明。雷夫老师的话告诉我们,没有那样的好事,制度并不能保证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与偶教育本身的问题,需要教育者自己来解决。
不要幻想别人来解决你的问题,事实上别人只能解决他自己的问题,你的问题最终要靠你自己来解决,这和你不能让别人替你吃饭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像教育者总是不满现实。美国的教师对美国社会不满,中国的教师对中国社会不满,从孔子开始,教师好像少有对社会满意的,教育与社会风气之间似乎总有一种张力,一种矛盾。愚以为这是好事情。教育代表未来,校园风气如果与社会一样,则未来社会停滞不前;校园风气如果比社会还糟糕,这个社会就要完蛋了。只有校园比社会单纯,比社会干净,比社会更有朝气,比社会更智慧,社会才有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对社会不满,正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
但是不满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积极的不满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后面紧跟着自身改造社会的努力(即使这种努力看起来微不足道)消极的不满则只是埋怨,甚至把自己素质不高的责任推给社会,等着社会来推自己一把或拉自己一把。
雷夫老师的不满是积极的,他看到了大气候的不良,但相信自己可以在一个小角落创造一种不好的小气候来影响大气候,水滴可以影响大海,中国也有很多优秀教师是这种态度。其实孔夫子当年就是这种态度(抛开他的政治立场不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教育者,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们有所行动,而不是伏在那里哀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