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每天写1000字
哈罗德:一个不被祝福的孩子

哈罗德:一个不被祝福的孩子

作者: 瑶小瑶18 | 来源:发表于2016-09-04 09:17 被阅读0次

      在上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的时候,被这书名和封面吸引了。封面是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孤独的背影,在他的眼前是一条没有止境的乡间小路,我仿佛看到他带着坚定的信念向着他的信仰走去。看到第二章哈罗德、加油站女孩与信仰的问题,更加肯定了我对这本小说的定位是有关信仰。于是决定看下去,看看哈罗德的信仰,看看他的坚持。

        故事的最后哈罗德从英国最西南一直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这他的信念:只要他走下去,老友就会活下去。在这87天里,他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身体上的痛,妻子的不理解,一路上有的人对他的嘲讽,之后被大家认为是骗子等等吧。最后他还是坚持走了下去,即使最终没能救下奎妮,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结局。

        哈罗德的精神固然让我深感震撼,但是看完全书之后给我留下最深印像的并不是他的精神,而是他的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悲剧。

        哈罗德的87天的信仰之路也是他一生回忆和反思之路。在小说最后,才揭露出戴维早在二十年前就死了。可是在前面我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孤独不合群但也并不是很糟糕的少年,他最后考上了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是多少知识分子心中梦想的学府。由此可见,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戴维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可是最后并没有像别的考上了剑桥大学的人那样有身份有地位,而是选择在自家花园的棚架上上吊,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样一个本该用奋斗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年轻人,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亡?

      我说与哈罗德有关,你信吗?

        从戴维出生后,莫琳想让哈罗德抱抱戴维,哈罗德却以“婴儿还是最喜欢妈妈抱”拒绝了莫琳的想法,在他的内心他害怕抱自己的亲身儿子。等戴维到了上学的年纪,在戴维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他对哈罗德说:“我不想上学”。作为父亲这时候问句“怎么了?为什么不去上学?”或者“不用害怕,我送你去上学吧”也许也可能什么都不说,只是抱抱需要安慰的孩子也好,这应该是做父亲的最基本要做的吧。然而,作为父亲的哈罗德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躲进车里开车上班去了。戴维6岁的时候,一次在海边度假时,戴维游离了海岸好远,哈罗德见了,并没有第一时间想着去救孩子而是在那松鞋带,直到海上巡逻员把“肋骨都鼓出来,一排排像手指一样,嘴唇都紫了”的戴维救回来后,他只是说了句“刚刚外面的水流很急”。直到戴维死后火化的时候莫琳给戴维准备了一朵红玫瑰,一只泰迪熊和一个枕头,而哈罗德却什么也没有,就连最后的告别也只是莫琳一个人单独去的。这件事最终导致了哈罗德和莫琳二十年来“与陌生人无两样”的又一悲剧。

       这样的哈罗德是因为不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吗?我想其实他也是很爱戴维。他害怕抱戴维,但还是扶着摇摇晃晃单脚站起来的戴维;他会让婴儿时的戴维躺在自己的腿上;他也会让戴维骑在他的肩膀上,生怕戴维掉下来而使劲伸着脖子保持平衡;在戴维在自家花园的棚架上上吊后,他会一怒之下把整个花园棚架拆了,但还是觉得不够。

      这样的哈罗德并不是不爱戴维,只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对别人的爱。这是他的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悲剧。

       哈罗德可以说是一个不被祝福的孩子。在他一路的回忆里,小时候的家带给他的没有一丝的温暖,家只是一个形式的存在。

      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了他母亲最不需要的负担。参军回来的父亲脾气变得古怪,小时候的哈罗德努力地练习吃东西时不发出声音,就因为父亲的不喜欢。有时还会因哈罗德吃饭发出声音会“捂起耳朵,闭上眼睛,仿佛这孩子是他的眼中钉”,他还会说哈罗德是一个肮脏的小乞丐也从来不曾抱过哈罗德,哈罗德有时会看着他,他会说“那孩子又在盯着我”,然后母亲就会拍拍他的小手,仿佛在挥一只苍蝇说:“去去,小家伙。外边玩去。”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哈罗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成了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笨小孩,会在成为别人的焦点时候而感到不安与害怕。

       最后母亲的离开,让哈罗德连形式主义的家也不复存在,使他的童年生活更加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哈罗德不可避免的带着这样的印记,这是造成戴维悲剧的根源,也是造成哈罗德悲剧的根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罗德:一个不被祝福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jl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