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每天写1000字
为什么真正的科幻迷都不把漫威电影当科幻片?

为什么真正的科幻迷都不把漫威电影当科幻片?

作者: 鱼爱吃猫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23:44 被阅读27次

前不久在国内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你去看了吗?我去了,然而走出电影院的我是失望的。

我本来以为这部各路英雄重聚之作会别开生面,讲述一个与前两部《复仇者联盟》电影不太一样的故事。然而所见的一切仍然是熟悉套路的又一次演绎:英雄们各自正常生活着,坏蛋突然从天而降,打了英雄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英雄们不会轻易认输,他们利用各种条件互相联系,进行反击,最后取得了对坏人的胜利(目前并没有)。

二十路豪侠大战紫薯精

我得承认,电影最后灭霸一个响指干掉全宇宙一半的生物确实是个新花样,而众多角色消失的场景的确处理得比较震撼,小蜘蛛消失的那段戏甚至把我看哭了。然而任何熟悉漫威套路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结束,故事才讲到一半,2019年的《复联4》才是真正的高潮和结尾。

方脸女侠的加入会如何改变局势呢?

所以我期待《复联4》吗?期待。《复联4》会给我带来惊喜吗?应该不会。君不见《复联3》刚上映,网上已经有各路大神在分析《复联4》的剧情了,而且有鼻子有眼证据确凿。我也不知道网友们是不是瞎编,这里就不谈《复联4》的可能情节了。我想谈谈为什么真正的科幻迷都不把迷漫威电影当科幻片

国内许多电影网站和数据库把漫威的电影归类为“科幻片”,这是科幻迷们一直颇有微词的。乍一看,漫威的电影里充满了高科技,比如钢铁侠的战衣,美国队长的盾牌,银河护卫队的飞船等等。电影的故事也是另一帮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入侵地球,与正派英雄们打得难解难分,激光乱扫,导弹乱飞。

然而这一切只是讲故事的手段,是电影的外衣。就像一个人一样,当你去评价这个人,你是看裹在外面的衣服呢,还是看衣服下面的肉体和灵魂?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把华丽壮观的视觉特效拿掉之后,漫威电影的内核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过多部漫威电影的观众应该能有答案,至少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一句话总结就是:正邪双方对某种支配性力量的追逐和争夺。这种力量可以是某种高科技(钢铁侠),可以是统治权力(黑豹),也可以是生杀予夺的快感(复仇者联盟1、2、3)。

从《钢铁侠》到《雷神》,再到《银河护卫队》和《美国队长》,以及最新的《黑豹》和《蚁人2》,漫威的各个超级英雄和他们的敌人之间一直都在发生这样的故事。

或许是为了赢得漫威粉丝的稳定支持,所有这些漫改电影都遵循了基本一样的叙事逻辑。正派主角一开始一定有着正常甚至平凡的生活,然后被突如其来的反派角色打乱,随即被迫与反派战斗,过程中发现自我,找到能量,最后经过一场极端的考验而突破自身的极限,打败反派赢得胜利,剧终。

这是一种风靡好莱坞数十年的经典故事套路,许多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都使用过它。也正是因此,以这种套路作为故事内核的电影,无论故事怎么讲,最后都会收束到套路的尾声环节。你可以给它披上高科技的外衣,然而它成不了科幻片。

就好像把钢铁侠这个角色放到古罗马,剧情不用大改:他一开始是个威风凛凛的大人物,人生得意之时被另一实权派所陷害,失去自己的一切,沦为阶下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几位好朋友的帮助,逐渐找回自己的力量,最后迎来与实权派的决战,并且杀死实权派获得胜利。

这个剧情看着眼不眼熟?没错,这就是2000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电影《角斗士》的剧情。《钢铁侠》和《角斗士》,角色不同,年代不同,舞台不同,但是故事的内核是几乎一样的。

一看就知道这俩都是不好惹的主儿

对科幻迷来说,这样的电影,无论背景是什么样,都不能算成科幻片。类似的另一个例子是《星球大战》系列。虽然这个系列的电影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高得无以复加,但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它仍然不是科幻片。《星球大战》的故事内核有两个:高贵血统的传承——“天行者的儿子仍然是天行者”;以及帝国权力的争夺——“你们这些绝地武士已经过时了,只有西斯可以一统银河!”

“我是你爸爸”这个梗当年横空出世,引领潮流数十年 自古红蓝出CP

这两个内核要素,都不需要对科学技术的超前幻想来支撑。它们在古老的时代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事实上,连星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都承认,自己是在看完黑泽明的电影《战国英豪》之后才萌发了《星球大战》的创作灵感。把古老的故事放到外太空去演绎,给人新鲜和熟悉的混杂感觉,这就是《星球大战》成功的秘诀

那么,什么样的电影是真正的科幻电影呢?说法很多,不过有两条原则是通用的:

第一,它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基于对科学技术的超前幻想来构建的;

第二,它用来支撑故事的主要情节必须由经过幻想的科学技术来实现,不可取代。

回顾那些经典的科幻片,我们会发现它们都严格地遵循着这两个原则。举个例子,《人工智能》这部电影讨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看过电影的人会说:是自我意识的本质。那么它的主要情节——大卫对母爱的探索和追求——能不能脱离电影中的AI技术而存在?答案是不能。大卫是个机器小男孩,他不是真人,虽然看似拥有了养父母的全部关爱,他却不得不踏上寻找真正自我的道路,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差距,并尝试弥补它。这样看,《人工智能》就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

“他的爱是真的,但他不是”

再比如《少数派报告》,这部电影的探讨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定义正义与罪恶?罪恶可不可以被预防?”而它的主要情节——作为犯罪预防系统高级成员的约翰·安德顿自己被卷入一场预测杀人罪的阴谋——离开了电影中的犯罪预测技术还能不能成立?答案是不能。电影中的犯罪预测系统,从原理到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整部电影都是为它服务的,把它拿走,《少数派报告》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我长得这么帅你们还好意思陷害我?!

用这样的原则去检验,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区别真正的科幻片和披着科幻片外衣的其他类型片。这也是一个科幻迷的观影必修课。

今天的电影市场上,各种类型片仍然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而在中国电影市场,科幻片,这个向来被中国导演回避的类型片,也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全国人民对科幻文学的愈发重视,而吸引着资本力量的持续关注。作为越来越庞大的科幻迷群体的一员,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看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国产科幻片。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二青宸:懂了懂了~不过对于我来说,好看就行,哈哈哈
    鱼爱吃猫:@青宸 没错,好看就行,平时大家没那么多要求

本文标题:为什么真正的科幻迷都不把漫威电影当科幻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et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