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顒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东汉梁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和春秋时期的梁国(今陕西省渭南市)与战国时期的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不在同一个地方。
桥玄,东汉名臣,名将。汉桓帝时期任度辽将军(意为“渡过辽河守卫北方的将军”)时,曾击败过鲜卑,南匈奴和高句丽的入侵。汉灵帝时期官至司空,司徒,太尉(合称三公)。桥玄为官刚直清廉,据说死后无钱安葬。
南阳,秦汉设郡,包括今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北部地区。
何顒,东汉末年名士,第二次党锢的受害者,曾参与刺杀董卓。《后汉书 党锢列传》记载袁绍年轻时和何顒很亲近,曾一起搭救党锢被捕者。因此何顒应该也和曹操关系良好。
命世之才,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语出李陵《答苏武书》。(汉武帝命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单于曾命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劝服苏武。)
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覩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续汉书曰: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张璠汉纪曰: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光和中为太尉,以乆病策罢,拜太中大夫,卒,家贫乏产业,柩无所殡。当世以此称为名臣。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甞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甞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荅。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魏书》,曹魏时王沈,荀顗与阮籍所著。并非二十四史之中的《(北)魏书》。
名士,已出名而未出仕之人;后来泛指闻名之人。语出《礼记 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看来古人也流行春季大招。
《续汉书》,西晋司马彪所著。范晔著成《后汉书》后,《续汉书》被淘汰,只有八志被收入《后汉书》。
《汉纪》,指魏晋时期张璠所著《后汉纪》。东汉人认为刘秀并非建立新的王朝,而是延续刘邦的大汉。前后汉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然后这里的前后汉也并非明确划分两个朝代。
中外,指朝廷中外,即中央与地方。并非国内外。
太尉,三公之一,秦和西汉初期统领国家军政。后来改称大司马或大将军,渐渐与军政无关,常由外戚担任。在东汉时太尉实际变成虚衔。
太中大夫,掌议论和顾问,没有具体职责。汉灵帝因为桥玄久病,迁太中大夫,享受俸禄,居家修养。
《世语》,即《魏晋世语》。
许劭,字子将,汝南郡人(今河南省驻马店),东汉末年著名人物品评家。出生望族,叔祖父三代为三公。许劭喜好评点当事人物,称为“月旦评”。
《异同杂语》,魏晋时期孙盛所著。关于曹操的点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便源自于此书。
张让,桓灵时期宦官集团首领,官至中常侍,封列侯。“十常侍”之一,把持朝政,通过党锢打击了士人集团,又杀死了外戚首领何进,后被袁绍追击投黄河自杀。汉灵帝曾称:“张常侍是我父”。《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经潜入张让府邸企图行刺,事败挥舞手戟(短戟),越墙逃走。
接要,即辑要。据说曹操曾经编撰《兵法接要》三卷。
《孙武十三篇》,即《孙子兵法》。曹注是《孙子兵法》的重要注解,广传后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