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在文化站正屋开始议稿,周君实,刘丹桂,王学德,林枫到场。周君实先开口,因为刘丹桂昨天中途到会,他便先把徐阳君的意见复述了一遍,然后说:“徐老师的意见,除了什么平分秋色之外,其它的都可取。看大家有什么好的点子,不妨议一议。”
这一议,就议出了个总的眉目,总关情节,语言,歌舞形式等,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意见。林枫拿出了本《建东花鼓戏总谱》,说:“唱词的编写,可以参考这个总谱,尽可能多的用各种调式。”王学德也拿出个笔记本来,说:“这是我近年来收集的土话集,也就是本土农民的一些有特色的语言,俗语、谚语、歇后语、俏皮语等等。提供给你们参考。”周君实接过来翻了翻,说:“嗯,好东西,用得上!”
最后,周君实说:“那就这样,我和丹桂先改稿,三天后,我们几个人再议一次,如果行,小林就可以着手音乐方面的工作了。”
小林说:“周老师先说,平分秋色那一点不管。我个人倒有个小建议……我看过两场,觉得小刘那个嗓子确实好,不夸张地说,比专业演员唱的都好。……周老师是否可以考虑,把她的戏份加大一点。”“嗯,这个可以考虑。”周君实点了点头。
当屋子里只剩下周君实和刘丹桂两人时,周君实把桌上的东西一收,就进了卧室,丹桂也跟了进去。屋子里只有一把椅子,周君实坐下后,示意丹桂在床上坐,然后望着丹桂说:“怎么样,学校和家里都安排好了?”丹桂说:“代课老师是文教组安排的,我去办了个交接。娃儿还是放在外婆家。”
聊了会闲话,周君实说:“这个小戏的名不合适,姑嫂情包含的内容太多,与剧情不合,如同是一顶大帽子戴在一个小脑壳的头上。再者,也不符合戏曲命名法。”随之,他又把徐阳君的话复述了一遍,“你看,改个什么名好?”丹桂笑了:“你说的我都听懂了,可怎么改……嗯,让……让我想想……”周君实拧紧的眉头舒展开了:“嗯,让……让……让匾怎么样?”“剧中没有匾呀!”周君实说:“这好办,本来是光荣榜,可以改成是发光荣匾呀,只是加个道具罢了,”他显得激动了,“有了匾,还可以加点舞蹈咧!”丹桂笑了:“还是你点子多,那就定为《让匾》吧!”周君实把稿纸摊开,落笔:“好,戏名《让匾》。”他望着丹桂说:“那我就开始改稿了!你先把林枫和王学德的这两个本子看看,有可取的东西,你再告诉我。”
丹桂说:“我去拿东西,一会儿就来。”说完就走出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