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5-17 子卿 米叔的米故事
文:子卿 | 图:Internet | 编辑:W2D
旅途愉快
来自米叔的米故事
00:0003:58
去贵州看苗寨是朋友的建议,从决定到出发一周的时间,端午节第二天就启程出发了,因为不赶时间我乘的是普快,路上走了12个小时,因为赶上汛期,路经湖南界时火车停了4个小时,到达贵州凯里时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下车第一感有山风的味道,这里是山城车子一会是上坡、一会又是下坡,夜风吹起来没有燥热的粘腻感,风里有水气吹在身上人感觉爽爽的很舒服。伴着这份舒服简单洗涮一下为了明天的满满的行程,很快就睡去了。
清晨被一阵滴滴嗒嗒的雨声吵醒,如果雨一直这么下的话,不知道今天的行程是不是会受到影响,还在胡思乱想呢,就被朋友叫起来去吃早饭了,早餐的味道我现在还记得,是酸辣粉。酸是绝对的酸,辣也辣的很正宗,吃了几口我就投降了,只因我这个不是正宗的贵州人辜负了这份美味。简单准备一下我们在淋淋沥沥的小雨中向苗寨出发了,山路还算平坦有几段路被雨冲断了,我们只好辗转走小路上山,不知不觉中天空就放晴了,温度也很适宜出行,因为山区的温度平均气温为16度左右,即使在最热的7月份也只有25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一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很是茂盛,我们是环山路行驶,一路都有水流环绕,青山绿水做伴很快就到达了目的。
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江苗寨,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又称为“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恋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接连云天,白水河将西江苗寨一分之二,因为前一天下大雨路基来被山水冲刷出来,好多居民都在疏通路上的淤泥,路不好走,上山的游客很少,也没有了平时的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游客只有几队人,昨天的大雨冲坏了几处通到寨子里的路,今天山寨没有正式开放,我们不需要门票就进寨子了,也就少去了平日里进寨必须的拦门酒,拦门酒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村寨的重要习俗,是这里特有的迎宾方式。水牛角盛酒,12道拦路酒。每逢宾客到来时,苗寨的男女老少便会在寨门口摆上香甜的米酒夹道迎接宾客,也是苗家迎接宾客的最高礼节,可惜我们没有遇上,今天上山的人少,但并不影响我们的游山的兴致,我们从山顶开始爬到据说是寨子最高的吊角楼也叫观景台,俯瞰西江苗寨,一幅静止的山水画跃然眼底,那薄雾笼罩下寨子被阳光穿透镀上淡淡的金黄,山风阵阵吹过,淡淡的清香,不时有几只画眉鸟愉快地欢唱,歌声伴着美景萦绕眼底心间。
平日吵闹的山寨难得如此寂静,天南海北的赶来的人们增添了这里的生机,人们在这里感受着独有的苗寨风情,今天的山寨静下来了,一下子回到了男耕女织的日子,从山顶沿着山路慢慢地向山下走,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问,像机不停地拍着,想记录下每个瞬间的美丽让它成为静止的美,永远停在那一刻初见时的心动。吊角楼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山底,木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这种吊角楼一般选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建筑,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也许是为了更提高吊角楼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吧,现在很多的吊角楼已经改变了一层楼的用来关养家禽与牲畜等作用,这里的吊角楼层层相叠,楼与楼相邻。楼的一层种有不知道名的小树还有爬山虎,绿绿的枝叶爬满楼上的木栏,直楼顶。远远的望去向尤如森林环抱,阳光洒在绿叶上,青翠中半透着木楼的古色古香,多么希望此刻的时光能被轻轻剪断慢慢地流淌,留下这瞬间定格永远。
The end
阅读 607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