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帐号:爱上一卷书,文责自负。
生平简介:1951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史铁生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01
夜里,八点多钟,窗外蓦然传来楼下操场上打球的声音,不知哪里传来的吹笛声,我在看翻看《我与地坛》。
比起史铁生的诗歌,我更喜欢他的散文。
众所周知,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这部散文集则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
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苦难是不忍卒看的,但是史铁生的文章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真挚动人的文章,真的可以让人去忘记拆解他的写法,因为这种文章情感远远大于技巧。
他的文字字里行间坦诚且恳切。
不由想到以前高中写阅读理解,总是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现在想来应该算是对思维的一种限制。
书中写到了他在21岁那年两条腿突然残疾,他当时的失意,因遭此一劫对死亡的理解,还有回首往事对母亲的愧疚都在字里行间。
他之所以走上写作的道路也是因为残疾。
他原本喜欢的是体育。
02
史铁生书中所说:“为什么要写作呢?“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儿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
这是他最开始的写作动机,其实我与他并无二致。
只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写作却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无论是我的随笔还是小说,我创作出来的文字是我的骄傲,承载了我的固执、傲娇,以及淡泊和虚荣心。
是的,没错虚荣心,在我看来我身上的“淡泊”和“虚荣心”是兼容共生的,我今天浅谈一下“虚荣心”。
以前我认为虚荣心是我身上最大的陋习,后来我试着与它共存。
我想,但凡是引人向上的心绪都值得保留。
最重要的当然是指引灵魂找到归处,肉身得以找到寄身之所,然后才有然后。
就像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所表达的那样:要时时刻刻为生计操心,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的了。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哪里懂得,尤其是涉及到写写画画的人更需要金钱傍身,不然根本没有办法维持个人尊严,更别提创作了。
这个动机我是万分共情了!
03
这个世界是经不起深思的,以前记得听谁说过史铁生是在写一种虚无,这一次仔细阅读《我与地坛》这本散文集之后深以为然。
当他回忆起地坛里那一对兄妹,并且在多年后再度看到他们之后突然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智力有问题,他忽然感叹道:“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
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
是这样的,你不在规则里面行走的话,你就容易触碰到真实,而真实堪比虚无,尤其是在苦难面前,触碰到真实,并不一定会比遵循规则或者在规则里面过得更好。
我想他看到了生命的虚无,但他依然在努力的生活,并且活得相当精彩,这也是他的作品动人之处。
地坛于史铁生而言是远离喧嚣的安静之处,而安静又并非无声,那里的风光、景物都他深深地记到了脑海里,恒久而辽阔,与其说那是个地坛公园,不妨说是在他最难的那段时间里与他不期而至的灵魂安宁处。
《我与地坛》摘录如下:
1、“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2、“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3、“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
4、“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5、“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