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刚
读书会
在这个纷华的万千世界生存,总有一些我们设法摆脱,而无法摆脱的事情。比如工作、竞争、邻里关系、子女教育、社会责任这些事情。在用心应对这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必须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压力。
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压力。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内在、外在的成就,例如:职场上的成功。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牺牲,感受到压力。
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牺牲和压力不应该或者说绝不可以大到毁掉自己的健康,影响到爱情、亲情,以及其他亲密关系的维护。我们在社会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应该是内在的能力提升,让自己有更多的能力、能量应对现实社会的压力。这样才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我描述的不准确)。
许多“成功”的人都曾发现,令别人羡慕的成功、社会地位,这些曾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反而令自己在情感上被孤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幸运的是,乔拉米找到了一种方法让我们从压力中逐步解脱出来,促使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去寻求更多工作和情感生活中的意义,这就是共情认知行为疗法。
什么才是共情呢?
1、共情是你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
2、共情能够让你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
3、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并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共情和同情心并非一件事情,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同情心,同情心是你将另一个人的经历理解为自己的某种经历。
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两者的经历是否真正相同。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邻居的爸爸去世的时候,你的同情心会立即起作用。在同情心的驱动下,你会不自觉地认为:“这对他是非常伤心的事情!因为当我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就哭得稀里哗啦的。”结果呢,几天后你可能会听到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这位好邻居的爸爸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离开她了,并且从那之后几乎毫无音讯和往来。事实上你的邻居跟爸爸没什么感情,从来也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伤心欲绝!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在一刹那间产生这样的同情心。
共情则需要你做到能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做到感同身受。
共情相比较同情心而言,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由此可见,同情心经常由即刻情绪所驱动,还没有对事实的前因后果深思熟虑,未经考量的同情心可能会带来更多坏处,而非益处。
你想想,一个人正渴求被人理解,谁会希望别人对他的经历回报以轻描淡写地泛化: “不就这点事情,你这种情况谁还没经历过。”
共情是客观的,它产生的基础不是假设,而是事实。共情是能够将人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可控的程度,让人对他人的想法和行为都能做出精准的感知,这才是共情。
共情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经历做出独特认知为中心,也就是说共情是一个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响应。并非泛化的、普遍的由推论得来的当即反应。
当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时,才会做出“我理解你都经历了什么”这样的表述、表情。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会倾听,对对方感同身受,才不会浮于表面,而是认真地、自主的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心理专家亚伦·贝克发现痛苦记忆的积存可能会导致某些特定后果,这种模式被称之为消极模式。
我们经历过的每一种伤害都被大脑储存在情感中,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为的就是防止你再次面对类似的伤害。
孩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有不好的记忆的人,他成年后生活中的消极因子在他遇到压力的时候就会被集中和放大。消极模式还会带来认知上的偏见,认知偏见是一种功能失调的思考模式,它会引发更多更复杂的压力、焦虑,甚至绝望。
我们头脑中的消极思考部分源于我们大脑的进化,大脑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任何潜在的伤害的影响。大脑对负面记忆有很强的储存能力,这种倾向还可能导致人对一些事情的错误感知。比如说我们常常会期待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的发生,也可能是反对一些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事。
过去令你感到失望的一些事情,或者是那些促使你在情感上受伤的事情,都会让我们的大脑得出一个消极的结论,以至于当我们在面临类似情况的时候,脑中的这种倾向会让人产生消极的反馈循环。
早在十几年前人类就承认了现代社会压力的存在。
1983年美国《时代》杂志用封面讲述的就是压力。那个时候的人就已经将压力定为是“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因为人们总在“寻求各种手段来治愈这些现代社会产生的焦虑症状”。
然而直到现在,压力仍然在影响、破坏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对压力是会产生反应的,甚至身体的反馈会让你感到震惊,它们包括:
-
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
-
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概率增加
-
压力激素的突增,会提高患癌症的概率
换句话说,你很可能不是因为生老病死,而是因为压力最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我这么说可不是为了吓唬谁,在众多的的咨询案例中很容易找到因为压力患上躯体疾病的人,而且并不在少数人。
一些职业上的特定压力也是会改变人在压力下的认知表现,最常见的有:
-
反复不停的焦虑
-
表现不佳
-
失去判断力
-
记忆力衰退
更加可怕的是,压力还能对每个人的家庭关系、情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压力一来很容易就引发不好的表现,比如:情绪失控、暴躁易怒、和别人发生冲突等。这些副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影响了我们对别人行为的判断和解读。
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恋人,身边的朋友成为自己伤害对象。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压力对人是产生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
我们对压力的感知
-
我们给压力赋予的意义
-
我们能否与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事物相处
-
我们对产生压力的环境的掌控程度
了解这些方面后你就可以正确面对压力了。
事实上所有压力都是有成本的。
我们需要先了解压力是如何影响的大脑和身体的,这样才助于理解如何减少压力的副作用。人脑中的杏仁核是人的情感中枢系统,压力的产生就来自这里,举两个例子。
EXP1: 你深夜走在一条寂静无人的路上,你的身后,突然有脚步声向你靠近,杏仁核会立刻就会感到对自己生命的威胁。
EXP2: 你的朋友在众人面前不顾及你的面子,说了一些对你不好的话,杏仁核同样会感受到对自己形象的威胁。
这时杏仁核就会发送一个信号到大脑中负责产生激素的下丘脑,下丘脑会发出信号提醒肾上腺释放出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于是,不管你有没有真正面临威胁,压力激素都会释放出来。这就是大脑器官在面临压力时的运作模式了。
了解这些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能力,如何区分开真实的威胁和想象中的威胁,这个训练会让你受益匪浅。
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共情认知行为疗法来训练自己的这种技巧。
在开始之前,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共情的作用。
共情是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当我们运用共情的时候,你可以把他理解为一种虚拟现实:我们设身处地对待另一个人,懂得了他过去的经历,用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感受着他的情感,想象着他的想法。
要注意共情以及共情促进的互相理解,和大脑产生的积极正向的神经化学物质,只有在一个相互信任的、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正确的产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忽略或者被伤害,那么这些因素就都会消逝了。
同时,你还需要清楚,当我们有共情能力时,我们将不会那么容易被伤害。然而,如果我们感到精疲力尽,压力非常大,那么我们的共情域就会缩减。
怎么才能更好地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做出反应?
首先,避免在他人发脾气时,自己带着怒意做出第一反应。你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试图去理解那些浮在表面下的、惹怒他人的导火索。
然后,当你意识到他会因为被伤害、感到失望或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怒气时,你就可以直接面对这些导火索本身,而不是像他那样简单粗暴地做出同样愤怒反应。这是因为愤怒会阻碍共情能力作用的发挥。
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愤怒中时,他们能够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都过于仓促,或者是考虑的因素太少,总之这些没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对真正解决问题没有太多实质性帮助。
当伤痛一直不停积压,却得不到一个正向的解释时,我们很容易会让自己陷入思维的牛角尖,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进一步增加了怨恨的情绪。
恰恰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对大脑精力是极大的浪费,负面情绪已经消耗掉大脑中的大部分精力的时候,大脑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对其他人或其他事产生兴趣。
人们经常把悲伤和失望混作一谈,事实上失望是人为了回避悲伤而产生的一种替代情绪。
当我们想中止那些困扰我们的因素,或者是琢磨透这些因素,以便彻底解决它们的时候,悲伤正是身体给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线索。
如果你没有发现身体的这一线索,那么你就无法检视所面对的真正问题,压力也就无从缓解,只能一直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事实上,当一个人忽视悲伤所带来的提示信号时,他往往会陷入失望情绪中。
你该学习去“听”,而不是“准备”。
共情倾听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同时有助于富有同情心的激素的释放,也可以减少人的恐惧和偏见,增强人的安全感。这些发生在大脑中的变化有助于对话变得更加开放、坦诚,让双方得以进行限制性情感学习,并借机重建扭曲的思想,减少压力。
当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是否会挑选某些短语而忽略其他的呢?还是只关注故事中有对自己益处的部分?
倾听非常简单:你仅仅需要停止讲话,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正在说的内容上。
倾听其实比其他共情技巧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太多因素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许多人表面上是在听,却是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心里被其他事占据着,根本就没有办法专注的全心倾听。
我们很容易会带着偏见去听,在听到完整真相之前就先入为主地在脑中进行补充。我们抱着一颗同情心,一边听一边联想到自己过去的某段经历。然后,泛泛地说一些安慰性的话“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什么”,但是对他人来说,这并没有真正切中他的需求点。而最后,我们被内心的杂音分散了注意力,只能凭感觉做出判断或预测。
一旦我们的情感被激发,我们就极可能产生几种扭曲的想法:
-
以偏概全——认为某种情况下适用的结论,对这一类情况都适用;
-
假设相似性——倾向于认为其他人都跟我们自己的观点一致。
举个例子,你跟另一半生气时,很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特别夸张的结论,最典型的就是“你跟你妈一个德行!”或“你们家人都一样这么固执!”,这些话很耳熟吧?
-
如果你继续处于激烈情绪中,以至于无法进行理性思考,那么继续往下,你可能会使用这样的逻辑——你从某个角度看待一件事,你的另一半不就应该无条件赞同你才对么。
任何一点反对的声音都会让你感到火上浇油,愤怒不止。
认知改变
共情倾听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
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对方的话语,讲话时的手势、身体的姿势,甚至面部表情才行。
当你在共情地倾听时,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你要学着如何在不被对方牵着走的前提下跟他的情感进行连接,并根据他给出的线索来决定何时该往前一步,靠得更近一些或者何时该后退一步,给彼此留下空间。
共情倾听是能够帮你走进他人的内心和灵魂深处的,善于使用共情会帮你进一步了解他在恐惧、愤怒、哀痛或绝望等情感背后的内在心理。
开始实践共情吧
现在通过一些实际情况来让你更好理解共情倾听这个新技能,这些练习的方法你可以与朋友和家人做角色扮演来完成这些练习,也可以把以下概念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多尝试没有坏处。
尝试从以下角度练习共情倾听能力:
-
有反应地倾听:重复对方说过的内容;
-
用你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内容:尝试把你听到的内容概括出来,看看你是否理解说话者;
-
注重他人感受:重新讲述一遍内容,反馈你的情感,表现出你对讲话者的真诚兴趣;
-
多运用身体语言:不是怜悯,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话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
-
别太爱下定义或概况:妄下结论、批判他人、好为人师、爱提建议或者打断对方。
尝试说一些鼓励讲话者表达更多想法的话语,比如:
“我觉得……”
“这看起来有点像……”
“就我理解,你似乎……”
“看起来好像……”
“如果我听的没错,你……”
“我注意到……”
“我猜想,那种感觉……”
“再跟我说说……”
“你是说……吗?”
表达出你的共情态度
学会如何表达共情态度,将你的想法和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深入到另一个人的内心和灵魂,你需要在自我认知、细心的反馈上大量的练习。
我整理出一些指导性原则,可以帮助你学习如何用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
提出开放性问题。这能让你从另一个人的角度表达对对方的真实兴趣,而不受成见影响。
比如说,与其质问青春期的女儿:“亲爱的,你真认为那次约会很纯洁?”你可以这样提问:“你昨晚跟新的约会对象相处得怎样?”
-
放慢语速。共情能让事情放慢节奏,随之,情绪也会得到好转。
-
避免瞬间决定。一个能共情的人,并不会依据过去的经历来把他人进行归类,而是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人都会改变和成长。
-
留意你和他人的身体。共情是一个完整的身心反应,在一个能共情的神经系统反应中,思想与情感会发生相互作用。
心理上的共情是给予和接受的过程:通过反射他人的神经系统,我们交换大量急需的信息。
-
从过去学习。我们要真正弄明白我们的过去,这样我们的理论和旧模式才不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理解和感知。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过去有哪些偏见,你的精准感知能力就会受限。
举例说,如果在过去,你爸爸发了一顿脾气,你为此感到很害怕,那么,当你遇到一些很热情却并不愤怒的人时,你可能会变得过度敏感。
-
展开我们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
当我们带着共情,我们能够异常准确地判断出另一个人需要走多快或多慢;时间能够治愈一切。
-
设定界限。如果聆听者与讲话者的情感混淆,共情将毫无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有保持客观的能力。
如果你感觉有点靠得太近,比如,对方说的内容让你想起曾经经历过的某种情感遭遇,你就已经将对方的问题过度感同身受,并失去了自己的客观性。
一旦你意识到这种情况,尝试放慢语速,放下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你才能真正带着聆听的耳朵投入到共情状态中,而不会带着枷锁。
因为靠得太近,将自己与他人的经历等同而导致角度受限。
共情这种能力远没有人想象的复杂,通过慢慢的训练是可以轻松掌握和使用的。
欢迎大家对任何的疑问留言给我们,我们一一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