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把尊重孩子挂在嘴巴上。骨子里真的尊重孩子了吗?做法上真的科学有效吗?我们的尊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吗?
我估计这几个灵魂拷问一旦发出,许多人都架不住了吧。
反正我是一下子就被“榨出皮袍下面的小”来了。我们跟着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来看看大先生陶行知怎么把“尊重孩子”落实到具体细节中吧。
一,把孩子视为精神泉源
“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的泉源”,这句话是陶行知给一位年仅13岁的小孩儿的回信中的一句话。
“你如果也有诗的话,请送我几首读读,这封信是火车上写的,所以字体很不整齐,请你原谅。”
这是信结尾的话。
单单抽离出这两处细节,我们足以看出先生对待孩子那平等、谦卑和诚恳的态度。
先生对孩子的尊重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这种尊重是透过先生即深刻又朴素同时又充满感情的回信中洋溢出来的。
先生在回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蛮有哲学味道,李镇西老师敏锐的捕捉到了:
世上有18岁的老翁,也有80岁的青年,要想一世到老都有青年的精神,就需常与青年人往来。
对待这句话我很有感触,常年深耕教育一线,接触的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儿,久而久之,总觉得心态和心智也都停留在十几岁的孩子水平,不止一次跟家人朋友笑谈,我就是“铁打的营盘”,一届届的孩子是“流水的兵”,永远年轻,忘掉年龄增长,淡化苍颜白发。
确实,与孩子们相处,童心童真和童趣才能流逝得慢一点,才能慢慢再找回一丝丝。
大先生把小孩儿的信看作自己精神的源泉,这不就是“以爱为底色,静心做教育”的生动诠释吗?
二,互助互学
成人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是,年龄渐长,块头变大,就觉得和孩子们相比优势多多。
非也,非也。
我们最该学习的对象其实是小孩,孩子们对这个世界葆有十足的好奇心,孩子们对周围人、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大人呢?活得很粗糙、过得“五感俱失”——看不见花开花落,闻不到花香扑鼻,听不到鸟语啁啾,感受不到微风拂面……小孩儿不,他们的快乐阈值特别低,所以活的很纯粹,很开心。
这,其实才是我们最最需要向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同样是大先生给小朋友的回信中有这样的内容:
你说要拜我做老师,本来是不敢当,不过古人有相学相师的道理,如果你愿意做我的老师,我一定愿意做你的老师。我现在最小的学生是四岁,最老的学生是十六十六岁,他们都是我的学生,也都是我的老师。他们教我,我教他们,别有兴味。
这相学相师,不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为师吗?
李镇西老师从大先生的“相学相师”的民主情怀中引出“和学生建立互助互学的平等关系”。
只是“师道尊严”的“流毒”实在太严重,“我管你从”顶“时髦”又省事。大家图省事用得不亦乐乎,“相学相师”就被丢到了脑后,“教学相长”自然无从落实。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充其量仅仅是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上比孩子们略长那么一点点而已,但人格上绝对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学生呢?又有什么借口不把自己跟学生当做一起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呢?
这让我想起“山间芦苇,头重脚轻跟底浅”这句话。
真正有学识有修养的人更谦卑,更睿智,更愿意,弯下腰、俯下身去倾听对方的声音,更懂得何为平等,什么才是博爱。
双方关系处理融洽了,心就近了。
心近了,你说啥对方都能听得进去了。
“亲其师,故能信其道”,你我都晓得,却忘记了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
爱孩子就要扔掉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你老师,就是比你懂得多”的自以为是。
爱孩子就得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孩子,就要把孩子当成宝,从精神上把孩子们看作我们成长的动力源泉。
尊重、信任孩子,就要俯下身子多向孩子们学习。
网友评论